肥胖真的会传染吗?

生活常识 2025-04-21 20:02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社交圈中的形体流感:现代肥胖的社交传播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爆炸性增长。中国的情况尤为明显,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九个省区各年龄段的城市、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体重普遍增加,超重和肥胖率从25.1%跃升到39.6%。这不禁引发思考:肥胖究竟是现代化带来的必然“并发症”,还是社交圈中迅速传播的“形体流感”?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震撼人心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该研究跨越了32年的时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肥胖确实具有社交传染性。当我们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体重增加时,我们的体重增加风险也随之上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朋友的体重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显著,当朋友变得肥胖时,一个人发生肥胖的风险会增加57%。即使朋友们居住地点相隔甚远,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这一现象似乎超越了简单的行为模仿或生活方式的影响,深入到了我们对可接受体重或体型的认知层面。

当我们与久未见面的朋友重逢时,可能会因为注意到朋友的体型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体重认知。受到朋友食量影响,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即便长时间未见,这种影响依然持续存在。然而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在邻居间似乎并不明显,即使住得很近的人也不会对彼此的体重产生显著影响。

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学争议。研究者们试图这一现象的根源是“近朱者赤”还是“人以群分”。也就是说,我们是因为与肥胖的人成为朋友才变胖,还是因为我们本身有变胖的倾向才选择与肥胖的人为伍?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和置疑,研究者们仍在努力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乔治敦大学的社会科学家汉斯诺尔指出,对于观察性研究而言,确定所有混杂变量的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哈佛大学的尼古拉斯科里斯塔基斯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詹姆斯福勒两位研究者坚持其研究的可信性。他们在更深入的研究中发现吸烟、饮酒甚至喜悦的情绪都具有传染特质,并于2009年出版了关于社交网络对行为影响的书籍《联系》。书中指出,一个人的行为会在社交圈中产生多重影响,不仅影响朋友,还可能波及更远的朋友圈。这无疑为我们揭示了社交圈中行为传播现象的深远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研究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社交圈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奥秘。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些研究能为预防和治疗肥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责任编辑滕小兰)

上一篇:贵州动车脱线细节-事发前曾紧急制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