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没来卖课的先赚了一波
在元宇宙这股新兴概念的浪潮刚刚掀起时,一种全新的变现模式已经悄然诞生。那就是通过“知识付费”模式,围绕元宇宙的培训课程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象:“风口未至,卖课先行”。
一、爆款课程背后的惊人收益
仅仅在2021年11月,一个名为《元宇宙第一课》的网络课程便创下了惊人的成绩。该课程在上线仅十天内便实现了近160万元的惊人收入,单日最高收入更是超过了9万元,累计付费用户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673人。这门课程原价为1888元,但提供优惠价688元。课程内容涵盖了元宇宙的技术、经济学以及投资机会等多个方面。得到App推出的《前沿课元宇宙6讲》定价仅为29.9元,却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吸引了超过4.5万人购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此类课程的狂热。
二、主讲人的态度与公众争议
《元宇宙第一课》的主讲人易欢欢在面对收入质疑时表示,相比于未来元宇宙参与者的规模,这些课程收益“意义不大”。他强调,他的目标是普及元宇宙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个新兴领域。舆论对此类课程存在“割韭菜”的嫌疑,许多批评者指出,在元宇宙概念尚未明晰的情况下,相关培训已经沦为了一种投机工具。
三、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行业背景
仔细观察这一现象的深层本质,它与过往区块链、AI等风口初期的商业化路径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呈现出“概念未熟、培训先行”的特征。在资本对元宇宙的热捧下,诸如Facebook(Meta)、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的高调布局,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于元宇宙的认知需求。
这些培训课程的内容大多侧重于对元宇宙基础概念的解读,而对于实际技术的落地和盈利模式则相对模糊。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技术早期阶段的信息不对称红利。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普通公众往往难以获取全面的信息,这为那些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人提供了机会,通过分享知识来获取收益。随着元宇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会逐渐消失,那些真正有价值和有实力的课程将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