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2号是哪一年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的资料

生活常识 2023-05-08 13:15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嫦娥2号是哪一年发射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嫦娥2号是哪一年发射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嫦娥二号资料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发射时间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345秒 发射概况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目前嫦娥2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15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时间确定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国防科工局探月中心了解到,目前,嫦娥二号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发射“数秒期”。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天。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编辑本段发射准备 2010年9月28日日中午1时许,[1]随着来自贵阳市老年摩托车俱乐部的五名六旬车手作为一批参观者走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大门即告关闭,直到嫦娥二号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记者中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看到,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 飞行数据 绕月高度100公里 降轨后高度15公里 携带仪器 一、CCD立体相机 二、X射线谱仪 三、γ射线谱仪 四、激光高度计 五、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六、微波探测仪 七、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主要任务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 嫦娥二号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向媒体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 编辑本段发射目标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十大使命 (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八大技术 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 嫦娥二号卫星 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在举国上下关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应邀在最新出版的《航天器工程》期刊上发表文章,透露嫦娥二号有八大技术改进。 “承前启后,持续发展”,这是欧阳院士对嫦娥二号承载使命的概述。他表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在工程上的主要任务是试验验证与月面软着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和新设备,试验新的奔月轨道,降低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风险;其在科学上的首要任务是对月面着陆区进行详查,精细地测绘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总体来讲,嫦娥二号执行的是对月球“精细探测”的任务,以利于今后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的表现将为探月二期的实施成功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相对嫦娥一号来说,嫦娥二号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高,欧阳院士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轨道设计不同,这次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大大缩短; ,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表200千米的轨道要低,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 第三,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执行此次任务 嫦娥二号的任务 长征三号丙火箭,较之前护送嫦娥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 第四,为获得着陆区的精细地形数据,嫦娥二号激光高度计在月面上留下的“激光足印”间距更小,激光测距精度也可达5米,从而获得月球上几个重点区域的高密度高程测量数据; 第五,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第六,嫦娥二号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对月球着陆区和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测绘、立体成像,精细探测月面的元素成分与分布,月壤的电磁特性、粒度纬度和月壤层厚度,近月空间的环境等。嫦娥二号将获得的这些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数据可以与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进行互相校核; 第七,嫦娥二号将演练嫦娥三号软着陆前的15千米×100千米椭圆轨道,这是探月卫星如此近地接近月表; 第八,根据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要求,新增了X频段的测控,使得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嫦娥二号的资料?

嫦娥二号的资料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二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沿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造价约6亿元人民币。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展开,完成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进行深空探测等试验。此后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4179(图塔蒂斯)成功进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工程随之收官。 一、研制历史 2007年12月17日,在嫦娥一号卫星任务工程目标圆满成功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各系统开展了备份星任务初步方案论证,并根据顺序命名原则,将备份星命名为嫦娥二号。 2008年6月24日,嫦娥二号卫星专题研究会召开。 2008年7月作为卫星研制方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第二轮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并上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二号卫星最终被确定为以嫦娥一号卫星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技术改进后,作为“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开展先期的飞行试验。 2008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 嫦娥二号卫星从任务设计开始,历经方案、初样、正样、发射实施等阶段,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研制与发射实施任务。2008 年,主要完成了整星方案设计,开展了顶层策划、技术状态清理及复核、总体规范制订等研制工作。开展了任务轨道设计、大系统间接口协调、分系统技术规范制订、X 波段应答机等新产品技术攻关和针对任务要求和环境变化的专项试验工作。 在顶层策划方面,完成了各阶段、各层级技术流程、专项试验、质量保证与风险控制等项目工作。卫星系统直接进入正样研制阶段;新研单机及技术试验分系统经历方案、初样、正样完整阶段;由于大部分单机为提高性能指标方面的修改类或新研类产品,故有效载荷分系统从初样起步。在关键技术攻关,设计、开展推进气路及490 N 发动机延寿、近月太阳翼高温适应性、时间延迟积分(TDI-CCD)相机速高比补偿等设计与验证方面的15 项专项试验。 2009 年,全面推进产品研制、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工作。完成了单机、技术试验和有效载荷两个分系统的初样研制,完成了速高比补偿对测定轨精度要求、15 km 轨道飞行大系统保证等专题协调,完成全部专项试验。完成了正样产品研制、总装、AIT 阶段电性能测试和软件FPGA 落焊工作。并行开展了轨道设计、空间单粒子效应防护等质量复查和复核复算,补充了“轨道设计、飞行程序、虹湾成像、监视相机紫外成像”等技术专题研究与协调。于2009 年8 月通过正样设计评审。2010 年,研制队伍完成了EMC、力学、热真空等大型试验,在卫星系统自身得到了全面、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了与运载对接、测控对接、大系统无线联试等大系统对接试验,验证了系统间接口的正确、匹配性,于2010 年6 月完成了质量复查和出厂评审。 2010 年7 月10 日,嫦娥二号卫星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二、搭载性能 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有总体、综合测试分系统和结构、热控、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推进、供配电、数据管理、测控数传、定向天线、技术试验(工程载荷)、有效载荷等13 个分系统。卫星发射质量2480 kg,干重1169 kg,携带166 kg 载荷(含136 kg 有效载荷和30 kg 工程载荷)。[6] 新增性能 根据运载的发射能力,嫦娥二号卫星发射重量相比嫦娥一号增加了130 kg,燃料能够提供约2.3 kms 的总速度增量;在测控数传能力方面,使用了LDPC 编码功能,相比卷积编码提高增益约2.5 dB;新增了工程载荷数据传输通道,设计了最低为23.4375kbps 的多档码速率,可支持距地2000 万千米以远的数据传输。在机动飞行能力方面,在基于高精度加速度计的轨道控制技术基础上,在加速度计的测量区间、姿态控制补偿、燃料量预估等方面进行设计改进,提升轨道控制精度;采用实时和延时强制卸载手段,实现姿态与轨道的耦合控制;使用自主惯性对准功能,提高了轨道控制自主性;设计新增大推力轨道维持功能,在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提高了控制精度和自主性。,将推进系统工作寿命从3 个月提升到6 个月以上。 三、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嫦娥二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年,是探测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CME(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日冕中的物质瞬时向外膨胀或向外喷射的现象)、太阳风,及它们对月球环境影响的最佳探测时期。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可获取行星际太阳高能粒子与太阳风离子的通量、成分、能谱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用来研究太阳活动与地月空间及近月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为后续探月工程提供环境科学数据。 在嫦娥二号卫星上,配合这七种有效载荷工作的还有一套管理系统,对这七台仪器进行指挥、控制、管理,并采集数据。其中的大容量存储器为这次新研制的设备,它的存储容量由嫦娥一号的48GB增加到128GB,而且吞吐速率更高,处理速度更快。这样使七种有效载荷的工作效率更高、数据更可靠。 四、推进系统 嫦娥二号推进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双组元推进系统,嫦娥二号推进系统配置1台490N发动机,用于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机动;配置12 台10 N 推力器,分为2 个分支互为备份,用于嫦娥二号卫星的姿态控制和轨道调整;配置2 只推进剂贮箱——氧化剂贮箱和燃烧剂贮箱,分别装填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和燃烧剂(甲基肼),为490 N 发动机和10 N 推力器提供需要的推进剂;配置1 套气路系统,在490 N 发动机点火期间为推进剂贮箱提供稳定压力的氦气,其中2 个氦气瓶是存储高压氦气的容器,通过一只减压器将高压氦气减低并稳定到贮箱工作所需的压力,两只单向阀用来阻止贮箱内推进剂蒸汽向减压器扩散,避免因两种推进剂蒸汽在减压器下游接触而发生爆炸的危险。 五、飞控支持系统 针对飞行任务的特点,系统性地提出了卫星飞控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设计思路 基于数字仿真技术,解决相关关键部件的建模,使用统一的卫星姿态轨道动力学模型进行驱动,将数学仿真子系统、飞控演练子系统、视景仿真工具等独立模块有机结合,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实现了功能全面、实用的飞控支持系统。既可以通过辅助分析工具和数学仿真进行关键飞行事件的任务辅助设计来实现策略生成的实时性要,也可以通过面向执行层面的1:1 的飞控过程演练二者有效结合,实现有效预示飞控任务执行效果的目的。 主要功能 1) 卫星姿态轨道动力学模型功能飞控支持系统的动力学软件环境具备精度高、自主选取的能力,可以根据轨道位置驱动,即根据轨道特性自主选择主要轨道摄动力, 实现对动力学模型调整的自适应能力。 2) 辅助分析工具功能基于数字仿真, 产生关键任务中的姿态控制策略,利用天体矢量计算、定向天线指向计算、太阳翼指向计算、姿态机动的轨道扰动计算、发动机推力计算、相机星敏感器杂光抑制计算等数学模块完成相关模拟计算。 3) 数学仿真子系统功能不同于物理半物理仿真系统, 数学仿真子系统的设计完全软件化,具有系统稳定性好、执行速度快、仿真结果一致性高等特点,能够对正常模式的设计方案和故障模式策略方案进行多次仿真、验证,获得最优设计,也能够对不同飞行状态的卫星动力学模型建模的正确性进行及时验证,在飞控策略的形成过程中,数学仿真子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设计工具。 4) 飞控演练子系统飞控演练子系统是针对任务执行层面的仿真. 其仿真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核心是由星载计算机与动力学模型构成的星地对接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接收卫星用数据块,对飞控过程进行全时段实时仿真,预示飞控执行过程,验证飞控策略正确性、复核星上指令模块的有效性。[12] 5) 视景仿真工具视景仿真工具主要完成成像任务的预期成像效果,尤其是对于小行星飞越成像任务,视景仿真工具在动力学模型的驱动下,直接预示任务期间目标在视场中的尺寸、亮度、畸变、视运动情况、背景星空等效果,支持方案选取与仿真验证。飞控支持系统的子模块既可以联合使用,对重要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也可以独立使用,优化任务参数。以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事件为例,给出飞控支持系统进行地面仿真验证工作流程。 有效载荷 注卫星的有效载荷就是直接执行特定卫星任务的仪器、设备或分系统。 嫦娥二号卫星共配置了5 类7 台(套)科学探测仪器。使用了分辨率高的CCD立体相机;提高了激光高度计的空间分辨率和数据更新频率。增加定标源、更换探测晶体,提高了γX 射线谱仪的探测精度,扩展探测种类。 六、任务及要求 嫦娥二号卫星既定任务的飞行轨道包括直接地月转移轨道,近月捕获轨道,100km和100km×15 km使命轨道。扩展任务段包括月球逃逸轨道(调相轨道)、转移轨道、日-地L2 点环绕轨道和小行星交会轨道等。 嫦娥二号卫星除完成具有时间窗口唯一性的月球制动,还需要完成工程其他既定任务,包括后续着陆任务中动力下降前的所有轨道机动试验;扩展任务包括环绕L2点飞行和4179小行星交会控制等。环月探测中两次机动降轨试验必须安排在不可测控弧段,从100km圆轨道降至100km15 km椭圆轨道。 任务特点 卫星整个飞行任务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7 个阶段射前准备阶段、主动段、调相轨道阶段、地月转移阶段、月球捕获阶段、环月工作状态建立阶段和环月运行阶段。 1) 飞行过程控制复杂。嫦娥一号需要经过380000km飞行过程实现月球捕获,嫦娥二号卫星则还需要经过100km×100km和100km×15km试验环月轨道。需要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对卫星轨道控制要求高。 2) 空间环境复杂。突出表现在月食问题,嫦娥一号卫星在寿命期内,需经历两次月食,每次月食的有效阴影时间在3h左右。在此期间,卫星无法获得光照能源,卫星温度会迅速降低,,对卫星能源、温度、整星工作模式要求高。 3) 三体组合控制模式复杂,卫星环月期间,星体要对月定向,太阳翼要对日定向,定向天线要对地定向,对卫星本体、太阳翼、天线的姿态控制要求高。 4) 新研和改进的设备多,嫦娥二号卫星除包含嫦娥一号卫星中的6 种有效载荷,还增加了技术试验分系统,包括X 频段应答机、降落相机等工程载荷,卫星系统智能终端类型复杂,对卫星的信息收集、存储、压缩、编码等处理模式有特殊要求。 技术要求 为避免撞击(月球山最高超过10km),实现近月15km稳定飞行也依赖自主可靠和高精度的轨道控制。而扩展任务的实现同样需要高精度的轨道控制,如从月球轨道出发进入L2点的转移轨道,对速度控制的敏感度较高。逼近小行星的控制除需要高精度轨控,对轨控策略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嫦娥二号卫星使命轨道之一是100km15 km椭圆轨道,由于卫星在近月点的高度低、速度快,若轨道控制的误差较大,就会导致近月点位置发生变化,而偏离兴趣目标区域,也影响连续的测控条件保障;如果过大,甚至有卫星撞击月球的风险。嫦娥二号的轨道控制必须足够精确。第1 次近月点制动具有唯一性,必须在近月点附近进行减速,否则卫星将飞离月球,要想重新到达月球附近需要花费大量的燃料和时间,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且可靠的控制、稳定的运行, 可节省燃料预算余量和减少燃料使用, 是实施扩展任务的基础, 对卫星提出了高可靠的要求.为确保变轨按计划及时执行,考虑到恶劣情况,在没有地面测控支持时,卫星也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变轨的能力。特别是对扩展任务中的行星际飞行,远离地球千万千米之外,实时地获取地面支持更不可能,因而提出了自主容错及故障处理的能力。 七、工程意义 1、技术突破 (1) 设计并验证了后续着陆任务中动力下降前的所有轨道与机动飞行控制技术,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2) 针对月球不均匀重力场及高起伏地形环境,突破月球拟冻结轨道设计、卫星自主惯性对准、机动轨道拼接等关键技术,成功实现100km 圆轨道和100km×15km轨道飞行,实现在月球背面无测控条件下主发动机点火变轨。卫星轨道控制精度最高达到0.02%。 (3) 在国际月球探测中,采用时间延时积分(TDI)成像技术,设计了由地面行频数据注入和测高数据辅助两种速高比补偿成像方法,获得了7m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获得了1.3 m分辨率的局部影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创新研制首台基于统一载波体制的X 频段高灵敏度数字化测控应答机,实现了深空探测领域星载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在轨试验验证了X 频段深空测控体制和技术。突破了差分单向测距(DOR)干涉测量、X 频段数字化应答机和地面SX 双频段测控设备研制等关键技术,测速精度达到1mms、测距精度达到1 m,实现了7.8125 bps 极低码速率遥控 (5)突破微小型智能化设计技术,实现了地月空间飞行过程监视成像。实时获取了太阳翼展开、天线展开转动、主发动机点火等关键环节的动态图像,为后续重要飞行事件提供了可视化手段。 (6)在航天工程中于空间段应用了LDPC编译码,编码增益和效率等主要指标优于国际(CCSDS)标准,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深空信道编译码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7)在轨验证了推进系统高压气路长寿命技术,为高强度(时间跨度半年以上,次数10 次以上)轨道机动及后续L2 点、小行星探测试验奠定动力基础。 (8) 突破探测敏感器、载荷一体化技术,利用成像敏感器完成星地大回路导航试验。 (9) 在地月星和日地星双三体复杂环境下,针对日、地引力平动点摄动复杂、轨道设计无解析解、测控距离远等难点,攻克了非线性系统流形设计、低能量转移轨道控制等技术, 实现了从月球轨道飞赴L2点的轨道设计、飞行控制和远距离测控通信。在国际上实现从月球轨道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 点探测。开展了对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的科学探测。使我国成为继美、欧之后第3 个实现L2 点开展空间探测的国家。 (10)突破距地1000万千米远的深空轨道和测控通信技术,实现行星际飞行。基于能量、距离和时间及目标物理特性等强约束,提出潜在小行星目标选取策略,在国际上设计并实现了逼近飞越探测方式及基于高速交会渐远点凝视成像技术。国际上成功逼近飞越4179图塔蒂斯小行星并获取3m分辨率光学彩色图像。 (11) 创新利用拉格朗日点伴地绕日特性,在卫星推进剂、星地通讯距离、地面大天线进度等约束条件下,国际上实现从拉格朗日点转移飞越小天体。 (12) 通过创新设计、全面验证、精心实施, 充分利用卫星剩余资源,发挥卫星潜能,从月球到L2再到图塔蒂斯,实现了具有国际特色和水准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取得了“好、快、省”的突出实效。 (13)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国内外多站专项观测,实现了目标小行星定轨和预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科学成果 嫦娥二号携带了CCD 立体相机、伽玛谱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高能粒子探测器等7 种科学载荷,获取了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虹湾地区局部影像以及地月空间等约6 TB 原始数据,按照中国探月工程科学数据发布政策,已分级发布给包括港澳在内的中国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带动中国月球和空间科学的深化研究科学数据的分析研究。现已取得了空间分辨率7 m 的全月球图像、多种元素月面分布图等多项重要科学成果。科学数据的分析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基于嫦娥二号获取的数据,科学家们会进一步深化对月球科学及空间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解答月球和太阳系起源等科学问题,得到更多的创新成果。 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嫦娥二号卫星经过200d的跋涉和5次中途修正,与“图塔蒂斯”近距离擦身而过,并成功获取高分辨率完整图像。该任务的成功实施创造了多项纪录第一次从拉格朗日点出发进行小行星探测;第一次对“图塔蒂斯”进行近距离探测;第一次获取关于“图塔蒂斯”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 通过“嫦娥二号”的任务及拓展实验,获得了“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虹湾地区的高分辨率图象;验证了在月球背面不可看到的情况下,采用主发动机大推力自主轨道的机动技术,为“嫦娥三号”软着陆进行了技术验证,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CD立体相机获得了月球虹湾地区的35轨空间分辨率约为1.3m的局域立体图像,以及7m空间分辨率、100覆盖的全月立体图像,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分辨率最高、最清晰的全月立体图像。

嫦娥2号什么时候发射的?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编辑本段时间确定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天。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

嫦娥二号是什么时候发射成功的?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将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二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嫦娥二号最终选择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2010年9月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嫦娥二号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

嫦娥二号的有关资料

嫦娥二号从绕月到落月的桥梁——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记者陈玉明、何宗渝、田兆运  与三年前奔月的嫦娥一号一样,嫦娥二号依然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绝非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未来的嫦娥三号实现“落月”充当先导,这才是嫦娥二号的历史使命。  作为“绕月”与“落月”的桥梁,嫦娥二号将带给人们哪些惊喜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我们揭开秘密。  记者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有何不同  吴伟仁二号工程有四个特点快、近、精、多。“快”就是时间快了,嫦娥一号用了近14天时间才进入工作轨道,嫦娥二号7天以内就可以做到。“近”就是环月的轨道变了,嫦娥一号是200公里,而嫦娥二号是100公里;,嫦娥二号还要进行15公里降轨,也就是卫星离月面最近距离只有15公里。“精”就是测量的精度高了,CCD相机对月成像在100公里的时候分辨率优于10米,在15公里的时候达到1.5米,这比嫦娥一号相机120米的分辨率提高了很多。“多”就是试验项目多,包括X频段深空探测试验和一些相机的试验。  记者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先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吴伟仁第一,嫦娥二号这次是走直接奔月的轨道,以后嫦娥三号也要走这个轨道;第二,100公里环月技术、15公里降轨技术,也是在为嫦娥三号做准备;第三,我们要对嫦娥三号拟着陆的虹湾地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记者嫦娥二号哪些设备是新建的  吴伟仁新建的不少,比如技术试验系统、X频段测控系统、CCD相机等。,这次我们选的火箭也不一样,嫦娥一号用长三甲,这次用长三丙,它带两个助推器,推力更大。  记者对于老百姓来说,嫦娥二号有哪些看点  吴伟仁是发射。发射之后,我们准备在奔月的过程中对地球进行成像。,在近月制动过后,争取对月球、地球成像,但这要经过试验,现在还不能保证。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看点,一个是卫星被月球捕获,再一个就是15公里降轨。  记者这次运载火箭要直接把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吴伟仁这是嫦娥二号的一大创新。打个比方,嫦娥一号是我们的大姑娘,大姑娘远嫁月球,先围着娘家绕了三圈,走了十四天才到月球。嫦娥二号是二姑娘,也要远嫁月球,我们希望她能够走捷径,不再绕了,直接进入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这样一方面节省了火箭的推进剂,另一方面可以留出时间在月亮上做更多的试验。  这么做使我们选择发射窗口的自由度小了,必须选择得更准确。,火箭的推力必须更大,入轨精度必须更高。  记者嫦娥一号已经为我们带回了全月图,嫦娥二号能拿到全月图吗  吴伟仁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它的目标之一是要对以后的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我们目前选择在虹湾地区,也就是对北纬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这块南北100公里、东西300公里的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我们对全月球的成像是10米分辨率,希望能拿到全月图。  记者嫦娥二号环月轨道的高度从嫦娥一号的200公里降到了100公里,这里面的难度是什么  吴伟仁月球上的高山和沟谷与地球大体相似。地球上有珠穆朗玛峰,有很深的海底。月亮上也差不多,按月平面算的话,有10公里的高山,也有10公里左右的沟谷。环月轨道降到100公里,对卫星控制技术和测控技术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你弄不好就可能撞到月球上去。  记者嫦娥一号在天上运行494天,嫦娥二号计划半年,为什么缩短  吴伟仁现在初步定的是半年寿命,但也可能会延长。为什么会定半年呢因为在月面上我们要做很多试验,试验项目多,燃料消耗相对就会增多。所以我们设计为半年寿命。但估计半年过后,还会工作很长时间。  记者航天是高风险事业,嫦娥二号哪些环节风险比较大  吴伟仁风险比较大的是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火箭把卫星发射到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能不能精确入轨是这个环节当中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卫星到达月球附近时,能不能被月球捕获。弄得不好,有可能撞击月球,也有可能跑了,月球“抓”不住了。  第三个环节就是15公里降轨。因为我们选择的着陆区在月球的正面,所以我们降轨的时候必须在月球的背面,对背面我们地面测控够不着,完全靠卫星自主控制,这里有难度。  记者作为工程总设计师,您需要经常协调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工作,在协调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吴伟仁整个探月工程下面分成五大系统,包括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卫星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发射场系统,这五大系统参与的人员有数万人。由于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协调没有碰到太大的困难。  总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工程安全。举个例子,火箭系统有将近3万多个元器件、将近10万根电缆电线、4800多条焊缝,卫星系统有5万多个元器件;火箭和卫星加起来,在空中要点火起爆的火工品有200多种。这些火工品能不能准确起爆,这些焊缝有没有漏的,众多的元器件质量有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成败,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这里。  记者嫦娥二号的研制是独立自主的还是借鉴了国外一些现有的技术成果  吴伟仁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我们希望和有关国家和国际同行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我们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上也开展了一些国际合作。比如在测控方面,欧洲航天局给了我们一些支持,我们利用他们的一些航天站来作为我们的备份,延长了我们的测控时间。而我们的科学数据也免费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高科技是买不来的。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必须依靠自力更生发展高新技术。  记者嫦娥二号之后,探月工程还有哪些规划  吴伟仁二期工程一共有三次任务,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三号和四号处于初样研制阶段,现在正在推进,估计2013年前后,我们能够在月面实现软着陆,而且在月面释放出月球车。二期工程之后,我们还要实施三期工程。三期工程目标是要进行无人采样返回,现在已经论证了实施方案,并得到批准,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实施,计划大致在2020年之前完成这项工程。  记者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  吴伟仁这个必须按步骤走。探月阶段我们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方案,如果这三步都能顺利实施,那么就具备了人上月球的基本条件,估计是在2020年以后了。  记者在月球探测成功以后,还有探测其他星球的计划吗  吴伟仁我们把探月工程搞好。在此基础上,它的一些技术,比如火箭技术、探测技术、控制技术,也可以用到其他星体探测上。在不远的将来,探测火星、金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这两个星球离地球最近。然后,我们可以再延伸到太阳系的其他星球。  记者与其他国家比较,现在我国的探月技术大概处于什么水平  吴伟仁我们是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的,比美国、苏联晚了50年。,并不是说我们落后50年,虽然我国起步晚,但起点比较高。我们这个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方案应该说是比较严谨的。  在现在的第二轮探月高潮中,印度和日本都比我们起步早。日本上世纪90年代就发射了“羽衣号”探测器,在2007年9月份,它又发射了“月亮女神”。印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月,它能够依赖广泛的国际合作。总体看,我们的技术跟日本、印度各有千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