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树的由来?南京梧桐树事件的情结法桐

生活常识 2023-05-08 15:42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京梧桐树的由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京梧桐树的由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相关事件

1999年的秋天,当秋风尚未来得及袭击还泛着绿色的树叶时,南京瞻园路上一排有着50多年树龄的梧桐树却面临着被砍伐的厄运——砍伐的理由是扩路。某媒体记者打电话给一位有号召力的老学者,老学者立刻联络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八位教授,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已有一棵大树被锯。八位教授联名向市政府上书,呼吁保护这些大树。此事惊动了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于是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华东版上,以《这些大树不该砍》为标题的报道赫然刊登在第14版的头条上。树最终保了下来,瞻园周边的传统空间也保存了下来。 2001年,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后不久,为了让下了高速即进南京城的汽车有个快速通道,中山东路中山门段的六排梧桐树被命砍掉四排。结果二十几位专家、学者联名上书国家建设部,要求我们的建设者“手下留情”。建设部部长亲下南京了解情况,同意专家们的建议,“砍二排保四排”,否则取消南京绿化城市的资格。虽然保存了四排大树,但那被砍掉的两排树仍让人心痛,《南方周末》2001年3月15日以《死于非命的树》为题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刘伯承元帅任南京市市长时,看到山路边有一根木棍都要过问,是不是砍伐了紫金山的树?当时上山砍树最高的被判刑12年。周恩来总理参观紫金山时发现有人砍树,严厉批评说“国家再穷也不能动紫金山上的一棵树。”如今,紫金山山体2万棵树却遭遇建国55年来大规模砍伐。年逾古稀的老人们哭了70岁的园林工程师老宋站在紫金山上,现场的情景让他伤心得不忍睁眼这里原本郁郁葱葱的原生林,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黄土地和残桩断枝了。被砍伐的原生林位于紫金山东侧的上黄马水库和下黄马水库,中山陵则位于紫金山正南侧。在中山陵工作了42年的老宋告诉记者,中山陵和紫金山在南京人心中是合二为一的——“破坏紫金山,就是破坏中山陵。”最早发现有人在紫金山上砍树的是黄马村的村民。村民刘福贵说,8月底就看到有人在林子里砍树,也没见有人管。老宋当时还不相信,“建国55年来没见谁有这样的胆子”。10月24日,老宋和四十余名曾在中山陵园管理局(下文简称“管理局”)工作过的老工人来到上黄马水库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砍树不是用锯子,是用大型挖掘机挥动着挖掘臂一路扫荡过去的。”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很多砍下的树就被直接埋到了地下。”一位第一次来现场的70岁老人,哆嗦着嘴唇不断重复着“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要干什么?”四十几位老工人当即手挽手筑起人墙阻挡挖掘机的前进,但挖掘机在他们头上挥舞着铁臂,并未停止。四台大型挖掘机在林间进行了24小时的“扫荡”,先用挖掘臂直接将树木扫断,然后有人立即过来清理残余枝叶,再把树桩锯掉,甚至把树根拔掉。老工人们又赶往下黄马水库,发现那里也是同样的情况,以他们的经验估算,两处被毁林地面积总共近百亩,砍伐的树木近2万棵。他们简直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曾有位园林工人误砍了紫金山上的一棵病树,被行政记大过;9年前,一位园林工人偷砍了28棵杉木,被判了两年徒刑。这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哭了。因为这是紫金山上保护得最好的一块原生林,林木多样化,生态保持完美,以前走进山林就能听见处处鸟鸣,林间有梅花鹿、獐子嬉戏奔跑,10年前甚至能看到狼在湖边饮水。砍树者何人?10月23日,记者采访了中山陵园管理局,该局办公室值班的一位刘姓工作人员解释说,“在紫金山东侧施工的是中山陵综合治理工程东部项目指挥部,但不会砍伐树木,只是按程序移植或清理杂树。”但园林工程师老宋对“清理杂树”的说法表示了质疑“即使是清理5公分以下的杂树也要严格地规划和报批,何况砍掉的都是胸径十几公分乃至几十公分的大树。”  记者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查到,宁政办发(2004)126号文件《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中山陵综合治理工程东部项目建设指挥部(下文简称“东部项目指挥部”———记者注)的通知》,其中提到东部项目指挥部成立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十运会’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中山陵风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发文时间为2004年9月24日。在紫金山施工现场,记者发现了具体施工单位——南京黄马置业有限公司,以及该施工项目的全称“南京‘东部接待中心’(暂名)改扩建工程”。记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南京黄马置业有限公司”的资料,却没能发现任何关于该公司的资料。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是由政府部门出资、专为“东部接待中心”改扩建工程而组建的公司。记者询问了几位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方均称“刚刚被招聘进来,对公司情况不了解”。黄马置业公司综合部的邰处长解释说,此次砍树手续经过严格审批。他拒绝透露具体砍伐数量,只强调所砍的每一棵树,都是按照正常程序通过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管理处向上报批。管理局园林管理处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说,这次砍树数量的确大,历史上少有,但黄马公司砍伐树木的手续资料齐全,目前他们正在与黄马公司清点所需砍伐的树木。“可能是施工方的工程比较急,所以就先砍伐了。”“哪里有先砍树后清点的道理?”和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宋不禁跳了起来,“按照程序应当是拿到砍伐许可证之后,清点好要砍伐树木的数量和种类,然后才能在有关部门的监视下砍伐树木。”黄马公司方面称,曾于9月30日就该项目一期工程向中山陵园管理局提出申请,“需移植树木921株,砍伐811株”,管理局接到申请后于10月12日向南京市政府以文件形式进行了请示,10月13日,黄马公司此次移植砍伐申请得到了批复,并被要求做好移植养护等相关工作。但老园林工人们认为,实际砍伐的树木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目。“移植?移植的树在哪里?九、十月份树木的生长期还没有完全结束,移植一棵死一棵!”中盟律师事务所孙乔圣律师对黄马公司得到的批复也表示了不同意见。按照《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管理局有十棵以下“少量非珍贵树木”的砍伐审批权,如果“砍伐树木十棵以上的,由管理局预审,报市人民政府审批”。“《条例》中没有说明市人民政府审批的上限。”孙乔圣律师告诉记者,“按照《森林法》第十六条(二)规定,占用或征用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上位法《森林法》优于下位法《条例》。”孙乔圣律师解释说,中山陵风景区的树木是特种用途林,如果按照东部接待中心改扩建工程2000亩的规划面积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了10公顷的上限,江苏省都没有审核权,应当报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11月1日记者致电管理局,询问具体砍伐审批情况,办公室一位韩姓工作人员称“不方便接受采访”,转而让记者去“找黄马公司综合处的邰处长”。违建项目?乌有项目?按照《条例》规定,“规划控制区内,不得建设风景区规划和各景区详细规划以外的其他建设项目”。被砍伐的这片林地刚好位于规划控制区内。在江苏省建设厅10月26日正式批准的《中山陵园风景区详细规划》中,中山陵东北侧只有“黄马滨水休闲公园”的规划,记者没有找到关于“东部接待中心”改扩建工程的任何项目。“造一个休闲公园只要一个凉亭两条小路就可以了,哪里用得了上千亩的土地?”一位老园林工人说。至于“东部接待中心”改扩建工程,老园林工人们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东部接待中心’这么个单位”。一位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中山陵里从来没有过‘东部接待中心’,在环陵路上有过一个‘东部休闲中心’,占地1.1万平方米,已经存在7年之久。”根据南京本地媒体的报道,位于中山陵规划控制区内的“东部休闲中心”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被定性为违章建筑,并于8月16日被全部拆除。

什么是南京梧桐树事件?

南京梧桐树事件起源于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发起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事件过程

南京梧桐树事件起源于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发起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3月14日,中山东路沿线的梧桐树上被人们系上了绿丝带,这是网友自发发起的“绿丝带行动”,在梧桐树上系上绿丝带以抗议被伐。3月15日,中国国民党立委邱毅在微博中表示“若南京市政府再不停止砍树,他会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护树”,事件终于迎来转机。次日,邱毅在国民党中常会中提案,希望透过海协会和海基会,协调南京市梧桐砍伐事件。而国台办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中称相信南京市政府会妥善处理此事。 3月19日下午,上千南京市民在南京图书馆前集会抗议政府砍伐迁移树木,抗议人群与事先来到现场的警察并未发生大的冲突。 3月20日,南京市副市长陆冰称,地铁三号线的移树工作已全面停止。而政府将公开征集民意,以进一步优化地铁建设方案,事件告一段落。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早先南京地铁2号线在建设中也遇到过移栽树木的问题。最初工程计划移栽树木1065棵,后来对具体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修改,以避开大树,最终迁移190棵,为此工程投资增加了5000万元。当时市园林局承诺“190棵迁走的大树确保不死一棵”,但事后回访发现移栽后树木的存活率仅有18%。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南京梧桐树事件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评价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过程也并不曲折,光秃秃的太平北路大行宫段的确让很多南京人无法接受。这很正常,作为市区梧桐路中一个难得的景观精品,太平北路大行宫段的现状让人不禁有些伤感。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城市的人文同样不能抛弃,一进一退之中彰显出了一个城市长官的智慧和市民的素养。南京有幸,有这样一群热爱她的市民,只是在热爱她的可以将这份爱表达的更为理性和充满气质。所以希望每一个南京人都可以将理性作为思考的前提,将情感作为热爱南京的源动力,这样的市民更是南京之幸。,由衷的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看见这样一群热爱南京的市民,保树运动只是个开端,尽管其中也许有着谎言,有着各种不明真相的质疑和谩骂,这的的确确是我们为这个城市出的一份力。借用一个网友的话“如果这个可以推动资讯透明化,也未尝不可”。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南京梧桐树事件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该砍树。如果多数居民在经过考虑之后同意,未尝不能为造地铁而砍树。关键在于市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向居民公布地铁方案及其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包括需要迁移多少梧桐树以及不同的替代方案,允许居民发表意见、回答居民提出的疑问,并充分尊重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数意见。艾利艾咨询(IRI)南京“梧桐让路”事件让人们再一次见证了微博的强大威力。南京在该事件的处理方面,确实顾及了民意,但其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恐怕是黄健翔等“名人”及普通网友的微博。如果不是他们积极参与,此事也不会被放大。南京目前暂停移栽是在与民意正向互动,问题在于,此前为何就没有考虑到民意?微博时代的来临,对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及行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民意和政府行政之间找到平衡,还需各级政府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在舆情高涨期间,南京市民众走上街头,为树木系上了绿丝带表达了市民对梧桐树的不舍。针对此舆情,南京市政府审时度势由先提出“少砍”到由南京市副市长陆冰亲自承诺不再砍伐梧桐树,并对“台湾立委”、国民党中常委邱毅在微博上的意见进行了反馈,用实际行动表现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南京市政府的表态和举动得到了市民和媒体的充分肯定。在此阶段,南京市政府行政效率之高效、对传媒反映之慎重塑造了政府的媒体新形象。梧桐树在被停止砍伐之后,针对舆情事件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此次舆情事件的成果、安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网民评论@张醒生要为南京市长鼓掌!虽然晚了点!但胜于无!这是中国公民用微博保护公民权利的又一成功例证!微博改变世界!@呦嚯“移一棵树补两棵树”?请问什么叫占补平衡?它主要是指补的这个必须要有同样的质量才行,而不是指数量。一棵生长80多年的三四层楼高的大树,你也必须补出一样的树,否则你就是补10棵小树苗也无用。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事件过程

南京梧桐树事件起源于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发起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3月14日,中山东路沿线的梧桐树上被人们系上了绿丝带,这是网友自发发起的“绿丝带行动”,在梧桐树上系上绿丝带以抗议被伐。3月15日,中国国民党立委邱毅在微博中表示“若南京市政府再不停止砍树,他会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护树”,事件终于迎来转机。次日,邱毅在国民党中常会中提案,希望透过海协会和海基会,协调南京市梧桐砍伐事件。而国台办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中称相信南京市政府会妥善处理此事。 3月19日下午,上千南京市民在南京图书馆前集会抗议政府砍伐迁移树木,抗议人群与事先来到现场的警察并未发生大的冲突。 3月20日,南京市副市长陆冰称,地铁三号线的移树工作已全面停止。而政府将公开征集民意,以进一步优化地铁建设方案,事件告一段落。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早先南京地铁2号线在建设中也遇到过移栽树木的问题。最初工程计划移栽树木1065棵,后来对具体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修改,以避开大树,最终迁移190棵,为此工程投资增加了5000万元。当时市园林局承诺“190棵迁走的大树确保不死一棵”,但事后回访发现移栽后树木的存活率仅有18%。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南京梧桐树事件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