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中长白山被称为什么山?长白山的简介
今天给各位分享在《山海经》中长白山被称为什么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在《山海经》中长白山被称为什么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有关长白山的资料
中国东北著名山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发源地。位于吉林省东部。1961年建立面积21.5万公顷的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已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 点击查看图片 因主峰长白山顶多白色浮石和积雪故名。满语称果勒敏·珊延·阿林。《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有长白山之称。一般有广义长白山和狭义长白山之分。 广义长白山 指整个长白山地,为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 介于北纬 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 狭义长白山 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脉以东的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火山锥体和它周围的熔岩高原及东北西南向山地,海拔一般在800米以上。长白山为著名巨型复式火山,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140公里,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120公里,经白垩纪末、中新世、上新世末到更新世初三次大的玄武岩喷溢堆叠形成高原、山地。早期喷溢的原始形态已遭破坏,中期喷溢的则构成宽广高原主体,晚期喷溢除长白山外,大部埋于河谷。三期喷溢总厚度约500~600米,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长白山是在上新世晚期由碱性石英粗面岩喷发形成的。 第四纪又有大量基性熔岩喷溢。 据记载于1597、1668和1702年又经3次喷发。 火山锥体于熔岩高原中央。山顶火口积水为湖,即天池。中国侧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第1高峰 长白山,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 点击查看图片 长白山脉 因其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历史上的长白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在清代有“圣地”之誉。长白山以旅游胜地、满族发祥地、中华民族圣山而闻名于世。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长白山最为著名的景观。长白山是东北三宝枣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山上还有许多稀有的生物资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达莱、不老草和东北虎、丹顶鹤等。
长白山的简介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 长白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景区是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誉的旅游胜地,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长白山。 前往长白山旅游应注意当地天气气候。长白山景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7℃至3℃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骤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2000年长白瀑布被列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长白山天池 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站在悬雪崖上还可以看到7峰16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白山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白山脉
长白山原来叫什么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对此都十分关注,特别是金、清、元朝更是视长白山为祖先发祥地,推崇长白山为神山圣地,是荐瑞凝祥,列祖龙兴的象征。长白山的名称,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化,因秦以前称做不咸山(意为“有神的山”),《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民之因”,即指长白山。汉朝称单单大岭,魏称盖马大山,后魏称徒太山,南北朝称从太山、太皇山,唐朝称太白山,金朝始称长白山。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勤敏·珊延·阿林”(果勤敏为长,珊延为白,阿林是山的意思)。据《北史》记载“国南有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者以物盛去……”连山上便溺都不敢,可见敬畏之至。到了清代,清皇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是封山,又是祭神,并划为封禁地,不许俗人进入,这里更成了人迹不到之处。直到今天,长白山还保持着原始状态,简直就象想象中盘古刚“开天辟地”时的模样。
长白山古代时有什么别名?
关于长白山的记载,最早的要追溯到古代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据《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长白山最早被称为“不咸山”,其意为“有神之山”。 到了汉、魏时期,长白山又有“盖马大山”之称。在南北朝时,长白山又称“徒太山”。然后到了唐朝,长白山被称为“太白山”。自辽、金起,“长白山”之名才开始普遍使用。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
长白山的资料
长白山(Changbai mountain) (朝鲜人称为白头山) 亦作Chang-pai Shan或Changbai Shan,朝鲜语作Changbaeksanmaek。 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三江平原南侧,南延至辽东半岛与千山相接,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平行的断块山地。山地海拔多在8001,500公尺,以中段长白山最高,向南、北逐渐降低。狭义的长白山指吉林省东部与北韩交界的山地,为东北山地最高部分。中国境内的白头峰海拔2,691公尺,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森林茂密,5001,200公尺之间以红松、鱼鳞松、沙松、鹅耳枥、枫等为主;1,2001,800公尺以云杉、冷杉林为主;1,800公尺以上有岳桦矮林,是中国重要林区。林间有梅花鹿、貂、东北虎等珍贵动物,以及人参等药材。人参、貂皮、鹿茸为东北「三宝」,长期享誉中外。196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21.5万公顷。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