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防护通常可采用什么方法?核事故情况下公众应采取哪些防护
今天给各位分享外照射防护通常可采用什么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外照射防护通常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核辐射应该怎样防范
穿上防辐射服,不同的辐射要不同的服装,隔很远的距离也行,躲在五米厚的水泥墙保护体里也行,如果您不是搞核辐射的,也不是辐射的攻击对象,那你遇上核辐射就算你倒“奇”霉了。
如何应对核辐射?当发生核辐射时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核辐射的危害?
核防护与普通民众相距很远,基础知识就是远离核辐射
谁知道关于核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1。实践的正当性;2。防护水平的最优化;3。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的剂量限值为剂量限值 5年平均值(毫希年)任一年值(毫希年)职业照射 20 50 公众照射 1 5注中国将颁发的标准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外照射的防护方法主要有1。受照射时间的控制;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3。采用屏蔽物屏蔽。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控制内照射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2。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3。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已经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 由于α粒子的本质为氦原子核,故而其穿透能力最弱而电离能力最强,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1。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2。 防止伤口被污染。 β粒子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γ射线的本质为具有高能量的光子(γ粒子)流,故而其穿透力最强而电离能力最弱,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如果看到核爆炸闪光后,应立即背向爆心卧倒。之后用淋浴消除放射性物质。
核辐射的辐射防护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拓展资料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核辐射网页链接
核辐射对人或动植物有什么危害?
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防护措施[1] 核电站周围的烟羽应急计划区半径为10公里,分为内区(撤离区,半径为5km)和外区(隐蔽区)。公众在核电站发生事故时 (1)保持镇定,服从指挥,不听信小道消息和谣言。 (2)收看电视或广播,了解事故情况或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听到警报后进入室内,关闭门窗。 (4)带上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接到碘片的命令时,遵照说明,按量。 (6)接到对饮用水和食物进行控制的命令时,不饮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吃附近生产的蔬菜、水果。 (7)听到撤离命令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家电、家具、家畜等不要携带;听从指挥,有组织地到指定地点集合后撤离。 (8)如果检测到身体已被放射性污染,听从专业人员的安排。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