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是一种皮肤感染,其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
在病情初期,疖子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硬结。这些症状通常无全身症状,只在感染部位出现。小结节逐渐肿大,形成丘疹状隆起,直径不超过2cm。几天后,病变范围会扩大,大约3~5cm,结节逐渐软化,中心部位变白,触摸时会有波动感。随后,疖子会破裂并流出脓液,炎症逐渐消退并愈合。有些疖子可能没有脓栓(即所谓的无头疖),需要采取措施促进脓液排出。
当疖子感染严重时,局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压痛。这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如果面部疖子加重或被挤压,特别是在鼻子、上唇及其周围的“危险三角区”,细菌可能通过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这时,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在疖子的早期阶段,毛囊周围会出现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在化脓后,中心部位呈白色,触摸时有波动感。患者可能会伴有全身发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增加等体征。
疖子的症状多样,需要根据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和治疗。在遇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