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状窦旁脑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大健康 2025-03-18 17:14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头颅X线平片对于诊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重要意义。据报道,通过颅骨平片可以确诊约60%的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在平片上,可以观察到局部骨质的变化,包括骨质增生、内板变薄腐蚀,甚至呈现昆虫腐蚀样的损伤。还可以看到血管的变化,如侧脑膜中动脉沟加深、迂曲,板障静脉扩张,部分肿瘤可见钙化斑。

脑血管造影是定位定性的重要手段,尤其在CT脑血管造影术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征性的肿瘤染色和抱球状供血动脉图像。这种技术的诊断价值在于:

通过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的血液供应动脉以及肿瘤内的血液运输情况。矢状窦前1/3和中1/3脑膜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脑前动脉,而后1/3肿瘤的血液供应则主要来自脑后动脉。脑膜中动脉也可能参与血液供应,此时脑膜中动脉可能会增厚并弯曲。如果肿瘤侵入颅骨,颞浅动脉也可能参与供血。

在脑血管造影的静脉期和窦期,可以看到肿瘤对静脉的挤压和位移,部分矢状窦可能会被肿瘤阻塞中断。这些造影标志对于决定肿瘤是否可以与矢状窦一起切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T和MRI扫描是诊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主要手段。CT扫描可以显示出上矢状窦旁的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阴影,增强扫描时可以看到密度均匀增加,基底与矢状窦相连。部分患者可见肿瘤周围的弧形低密度水肿带。而通过MRI扫描,与CT相比,对肿瘤的定位和定性都有更好的表现。在T1加权像中,肿瘤多为等信号或少数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中,肿瘤呈现为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明显增强。MRI还能清晰地反映出肿瘤与矢状窦的关系。

结合头颅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以及CT或MRI扫描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进行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上一篇:晚发性癫痫有哪些常见病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