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出血的预防工作,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呢?让我们深入探讨每一个环节。
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至关重要。从孕早期开始,应进行产前检查监护,对于不适合妊娠的情况,应在早孕时期及时终止妊娠。
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产后出血风险较高的产妇。这些产妇包括多次孕育、生产或宫腔手术者,初产妇或年轻孕妇,有子宫出血切除史,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妊高征,以及患有糖尿病、血液病等疾病的产妇。产程延长导致的宫缩乏力,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尤其是宫缩剂的使用,死胎等情况也需要特别注意。
在产前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状况,确保她们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以使用肌肉冷丁让产妇得到休息机会。
第二产程的处理也是关键。指导孕妇正确运用腹压,对于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应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场待产。在必要时,进行会阴侧切或会阴中切。规范分娩技术操作,确保胎头、胎肩、胎臀顺利分娩。对于宫缩乏力的情况,可以在胎肩分娩时注射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第三产程的处理同样重要。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帮助胎盘和胎膜完全排出,并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同时检查软产道是否有撕裂或血肿,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
胎盘分娩后,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虽然大多数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但我们也不能忽视12小时后的出血情况。向产妇说明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如果产妇失血较多,没有休克迹象,应尽快补充血容量,其效果远好于休克后补充相同血容量。早期哺乳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只要我们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就能有效预防出血的发生,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