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如何预防
在中国的广大地区,钙和维生素D的强化食品尚未普及,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普遍不足。特别是在北方,漫长的冬季和短暂的日照时间,更是加剧了这一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亚临床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在老年儿童、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中时有发生。对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妊娠末期、哺乳期的妇女以及绝经后的妇女等特殊人群来说,钙质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和持久。
经过对我国民众钙摄入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钙摄入量都低于营养标准的80%,甚至有些孩子的钙摄入量只有营养标准的20%~50%。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适当的钙补充是必要的。儿童的钙补充量应为20~30mg/(kgd),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则需要500mg/d,而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则需要更多的钙,达到500~1000mg/d。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补钙的人,间歇性的服用方式更为合理。因为研究表明,高钙摄入可以提高铝的净吸收率,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这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如脑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长期的高钙摄入也可能会降低代偿性肠钙的净吸收率。建议服用钙剂两个月后,可以停服一个月。每次补钙的剂量也不宜过大,以550mg或更小为宜,这样可以提高钙的净吸收率。
对于少数儿童在补钙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便秘甚至贫血等,此时并不应过分强调继续补钙,而应调整饮食,增加高钙食物的摄入。
对于下肢畸形等问题,我们应当找出病因进行治疗,防止畸形加重。支具保护、矫正以及截骨术等都可以用于下肢畸形的治疗。我们也应该关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避免早婚多产,注意健康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只有深入理解并关注这些健康细节,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