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紫热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象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约为15×10^9/L,其中杆状和分叶粒细胞比例上升,同时血小板数量减少。这些指标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了确诊,病原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细菌培养应尽快进行,可以从血液、脑脊液和紫癜部位取材。如果能够从这些部位培养出HIBA细菌,即可确诊为BPF。如果从眼分泌物和鼻咽部培养出HIBA,还需要进一步做细菌鉴定试验,以确定是否为BPF株菌。
针对BPF株菌的鉴定,可以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已知BPF株菌表面存在一种分子量为2.5万的菌毛蛋白抗原,利用免疫动物获得的特异性抗体和培养的抗原HIBA进行免疫试验,可以有效区分是否为BPF株菌。目前,已经建立的检测方法包括酶免疫试验、玻片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和斑点免疫检测方法等。
其中,酶免疫试验可以检测特异性单克隆IgM和IgG2b抗体,针对BPF株特有的分子量为25×10^3进行检测。玻片凝集试验使用多克隆抗体和菌毛抗原,因其简单、快速、便宜的特点,已在巴西被广泛应用于BPF预测手段的流行情况。乳胶凝集试验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斑点免疫检测方法能够更快地鉴定结膜炎患者眼分泌物中是否存在分子量25×10^3的菌毛BPF细菌。
除了上述检查,肝肾功能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指标。在BPF病程中,肝肾功能可能受损,表现为转氨酶、尿素氮等指标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可能延长至36秒(正常范围为16~90秒)。血氧含量可能降低,甚至可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代谢性酸中毒。尽管没有脑膜炎的病理变化,但脑脊液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轻微增加,多数为多核细胞,糖和氯化物水平多在正常范围内。
这些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及时准确地完成相关检查,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