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象检查结果可能显示白细胞总数增加或维持在正常水平,但中性粒细胞常常明显增多。贫血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对于肠杆菌败血症结合肺炎的病例,尿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的检查可能出现异常情况。
诊断肠杆菌肺炎的准确手段是痰细菌培养。由于口咽部位其他细菌的污染,临床咳痰标本可能受到污染。为了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通过环甲膜穿刺术、皮肺穿刺术和纤维支镜获取标本。若采用咳痰培养,标本需要经过生理盐水清洗,并应用适当的培养基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咳痰处理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痰液5至9次,以减少污染菌的数量,然后直接进行涂片检查。如果视野中的白细胞数量超过25,且鳞状上皮细胞少于10,可以进一步处理这样的痰液。在37℃下,加入1%至2%的蛋白酶或乙酰半胱氨酸,当细菌浓度达到大于106/ml时,认为培养结果具有诊断意义。接下来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和分类,以确定具体的菌株、株和型。
在选择培养基时,由于痰标本中肠杆菌的浓度较低,需要选择能够提高培养阳性率的培养基。理想的培养基应包含2%纤维素二糖、0.1%酵母浸膏、0.03%去氧胆酸钠、10μg/ml头孢菌素、1%琼脂以及Andrades指示剂。在37℃下培养24小时,阴沟肠杆菌会因pH变化而产生色素。而大部分的粪便大肠菌群在此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或根本不生长。产气肠杆菌也可以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在X线检查下,胸片常显示出双下肺支气管肺炎的征兆,但肺纹理增加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肺实质渗透。少数吸入感染的患者,右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可能出现较大的真实变形,但这种情况远比克雷白杆菌肺炎罕见。若是血液感染,胸片上会显示不规则的结节密度增加,直径在4至10毫米之间,遍布全肺。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结节可能增大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