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称营养餐补助被套利1元系误读
追踪报道:3元营养补助,如何确保每一分都“吃进肚子里”?
本报讯(记者李超)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李清就日前媒体报道的“学生营养改善补助差额”一事作出回应。他强调,那1块钱的差额并非单纯的利润,还包括了运费、搬运费、汽油费等多项支出。这一解释澄清了部分网友的误解,他们误以为这1块钱被贪污了。
事情起源于本报在4月1日的报道,广西那坡县部分学校将营养补助用于购买营养品时,供货商可从每份3元的补助中获取1元。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李清先表示,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物价高昂,这一元钱除了利润外,还包括了各项运输和装卸费用。而国家提供的补助是3元,学生实际吃到的食物价值确实不到3元。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用于学生的营养餐中,教育厅已经要求各试点县对没有食堂的学校进行统一采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目前,那坡县物价部门仍在调查经销商是否存在违规行为。针对财政拨款问题,李清先指出,由于某些部门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拨款进程缓慢。现在调查组正在深入调查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资金拨付不到位,平孟镇曾向家长预收了300元。但营养经费已经下拨到学校后,学校已经及时将这笔钱全部退还给家长。李清先强调说:“我们不应该向老百姓借钱。”他进一步表示,教育厅和财政厅已经针对补助问题采取了措施,要求各县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的营养餐上,不得用于建设食堂或给食堂员工发工资。
为了让农村学生能吃上营养餐,广西已经筹措了10亿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建设农村学校食堂。李清先表示:“我们正在努力确保营养餐‘全部吃进肚子里’。”这一举措体现了广西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和坚定决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地方跟进这一做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健康营养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