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对口给孩子喂饭,当心病菌直接传染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如同温暖的庇护,却也常常成为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甚至到了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的地步。其中,喂饭这一行为尤为突出。有的家长习惯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在喂饭的过程中,他们还会不自觉地以舌头试探食物的温度,或者在喂奶前先尝试奶嘴的温度。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可能将父母口腔、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孩子。
说到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很多成年人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而患上胃病,但谁能想到,小小的孩子也可能受到胃病的侵袭呢?在儿科门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因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前来就诊的孩子。由于胃病长期持续、反复发作,孩子们常常食欲不振,身体瘦弱。
以浩浩为例,这个5岁的孩子,平时食欲差,个头比同龄孩子小,像一颗豆芽菜一样,也不爱活动。浩浩妈妈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仍然无法解释孩子为何总是长不好,经常肚子痛,一吃不对就呕吐。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幽门螺杆菌胃炎”。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谢丹宇指出,小儿胃病在儿科门诊中并不罕见。浩浩之所以会染上胃病,很可能与家长不当的喂饭方式有关。如果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子女感染的机会也会相对增加。这些不经意的动作,如口对口喂食、嚼碎食物再喂、舌头试探食物温度、奶嘴尝试温度、合吃一份餐等,都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途径。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应该摒弃这些不当的喂食方式。儿科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最好实行分餐制,避免细菌通过口腔、肠胃等传播途径感染孩子。毕竟,孩子的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为孩子筑起健康的防线。家长们需要警惕,不当的喂食方式不仅无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