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瑶族的'盘王节是一个神奇的节
千年流转间,瑶族文化历经风雨洗礼,盘王祭祀始终如一。盘王,这位在瑶族同胞心中深深烙印的始祖,究竟是何方神圣?盘王节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民族情感和传统?这些问题不仅令外界好奇,更是瑶族同胞自我认知的探寻。
追溯其源头,瑶族盘王节的古老风俗在多部典籍中均有记载。据《岭外代答》所述,“瑶人每岁十月,都会祭祀都贝大王,男女老少连袂而舞,谓之踏摇。”踏摇,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跳盘王、还盘王愿。
瑶族盘王节,又称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瑶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通过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表达对盘王先祖的敬意,重温民族历史。
那么,为何瑶族民众要在每年农历十月间祭祀盘王,并唱盘王歌、跳长鼓舞呢?传说在古老的年代,瑶胞乘船时遭遇狂风大浪,船在海上飘了四十九天无法靠岸,几乎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机。这时,有人祈求始祖盘王的保佑,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得以靠岸,瑶人得救。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十月十六日,也是盘王的生日。
于是,上岸的瑶民便以歌舞庆祝新生和盘王的生日。他们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随后,大家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将这一日子定为“盘王节”。另一传说则讲述了盘王去世后,官家欺压瑶胞,霸占瑶山岭土的故事。这些传说都反映了瑶族同胞对盘王的深深敬仰和纪念。
如今的盘王节,已经不仅是瑶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瑶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在这一天,瑶族同胞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展示他们的民族歌舞、服饰、饮食等文化特色。这一节日也是瑶族同胞凝聚族群情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盘王节,我们不仅能了解瑶族的历史文化,更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团结、奋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