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分寒热 吃药治疗要辨证
炎炎夏日,气温攀升,感冒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感冒,这一常见的外感疾病,在中医眼中,是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时行病毒所致。它的发病与否,与人体正气强弱及感邪的轻重密切相关。治疗感冒的关键在于辨别寒热,对症下药。
夏季感冒,虽然常见,但并非简单一概而论。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二者症状迥异,治疗也有别。感邪较重时,老人、孩子及体弱多病者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尤其在感冒易发的春季,其传染性令人不得不防。
感冒初期,你可能会遇到鼻塞、流涕、喷嚏等轻微症状,恶风随后可能发热、咳嗽、咽痒或头痛,身体感到酸楚不适。病程大约5至7天。普通感冒全身症状较轻,较少出现合并症。时行感冒则多呈流行性,症状突然且严重,可能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甚至引发其他病症。
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身紧、全身肌肉骨节酸痛、无汗、流清涕、打喷嚏等。治疗可选用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的感冒冲剂、感冒软胶囊等药物。如果兼有咳嗽,通宣理肺丸可能是个好选择。
而对于风热感冒,症状则以发热较重、恶寒较轻或不留恶寒、咽痛、尿黄、大便干为主。治疗应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发热为主的选用清开灵;兼咽痛的选用银翘解毒丸;兼咳嗽的选用桑菊感冒片;头痛为主的则选用芎菊上清丸。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白血球不高的感冒患者,也就是病毒感冒的患者,中药治疗是首选。但吃中药一定要辨证,因为有些患者得了感冒后不分风寒风热,自己到药店购买中成药服用,结果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正确识别感冒类型并选用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夏季虽热,但不可忽视感冒的防范与治疗。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迅速恢复健康。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还有许多关于感冒的知识值得了解。为了健康,让我们一起加强对感冒的认识与防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