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复合式添加剂标准缺失
近日,微微健康网报道,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与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复配式添加剂的缺失密切相关。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2餐饮产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规模在2011年已突破2万亿元,然而随着餐饮业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亦逐渐浮出水面,诸如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毒花椒等事件不断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除了亚硝酸盐等添加剂在餐饮界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多起食品安全事故与复配式添加剂的使用有关。从能让食物产生异香的“一滴香”到能让猪肉变身“牛肉”的“牛肉膏”,这些复配式添加剂的使用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关于复配式添加剂的使用,业内存在两大不同观点。一些专家认为合法产品应该得到许可使用,而另一些专家则鉴于餐饮业以即时加工、手工操作为主的特点,主张应限制使用。
冯恩援进一步解释称,“复配式添加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至于这些合法产品混合后是否仍然合法,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因为没有相关的具体标准,我们无法确定其安全性。”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执法成本过高和违法成本过低是食品安全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他提到,尽管我们在市场上投入了大量的检测设备并加大抽查力度以净化市场,但由于整个溯源体系和诚信体系尚未构建完善,因此仍需要更多的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
面对复配式添加剂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公众亦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并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共同维护餐桌的安全。只有、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