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接手大乘汽车工厂
比亚迪在2022年4月,正式启动了对于江西抚州大乘汽车工厂的改造计划。这座占地约1450亩的工厂,原本是大乘汽车集团的产业,而如今,它将被重新塑造成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生产基地。面对大乘汽车因技术挑战、市场表现疲软以及“国六”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而走向破产重整的境地,比亚迪精准地抓住了这一机遇,迅速接手了其在抚州的制造基地。
接手的原因,首先是产能的需求。随着比亚迪销量的持续飙升,其现有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大乘工厂凭借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被迅速地改造为电动车生产线,极大地缓解了比亚迪的产能压力。比亚迪此次接手工厂,还能低价获取工业用地,并获得地方政策的支持,对于稳定当地就业和增加税收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源整合是比亚迪的又一聪明之举。利用大乘工厂的现有设备和技术团队,可以大幅度降低新建工厂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关于工厂的改造与生产规划,比亚迪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策略。生产线将进行全面升级,新增电池装配线、天幕涂胶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将原有的燃油车生产线转变为纯电动车专用产线。在车型布局上,主要将生产海洋网的车型(如海豚、EQ系列)和王朝网的元系列。更令人期待的是,比亚迪计划推出A00级全新车型“海鸥”,专注于纯电动车型生产,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在产能与经济效益方面,该工厂在2024年启动初期,生产规模将达到3万辆/年。到2025年,年产能将提升至20万辆,预计年营收将达到约200亿元。通过调整其他产线资源,还将间接加速DM-i混动车型的交付速度,进一步推动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该事件对于社会和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为当地提供了约3万个就业岗位,盘活了闲置资源,并为地方财政增加了税收。另一方面,比亚迪通过整合资源,扩大了市场份额,巩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而对于大乘汽车而言,通过资产变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经营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抚州基地的生产资质过户仍在审批中。目前,年产能被批复为5万辆。为了实现20万辆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与政策协调,争取更大的产能批复。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深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一目标最终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