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查获千万元假保健品 伟哥制成鹿鞭丸

大健康 2025-04-17 08:57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日揭露,海南警方破获了一起大规模生产假冒保健食品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这些非法制造的保健食品中,竟然包括以淀粉和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为主要成分的产品。

警方查获的保健食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声称具有补肾功效的产品,另一类则宣称具有壮阳作用。这些产品的名称五花八门,如黄金肾宝、茸血鹿鞭丸等,大多与男性保健紧密相关。仔细观察这些产品的包装,可以发现它们都精美绝伦,且都标有“卫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国家《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只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并获得批准文号的产品才能上市销售。但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标注的批准文号竟然全是伪造的。

深入调查后,记者发现这些产品的成分列表看似华丽,包括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枸杞等名贵的中药材料。在制造窝点,除了淀粉、糊精和色素外,根本找不到任何真正的中药材料。造假嫌疑人承认,他们的40多种产品实际上并不包含任何中药成分,只是打着中药的招牌以吸引消费者。

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这些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一种神秘物质西地那非(俗称“伟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透露,在查获的29个品种中,有27个添加了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两种化学药物。这两种药物在我国属于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竟然标注着“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可使用”。药监执法人员警告,西地那非对血压和心脏有一定的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同时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和西地那非,可能会导致药量过大而引发伤害,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据警方透露,这些假冒保健食品的制造过程中违法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在全国多地都有类似案件被查处。据嫌疑人交代,他们用淀粉加西地那非生产的丸剂,每粒成本仅有两毛钱左右,而对外批发价却高达五毛钱。该犯罪团伙每天最多可生产丸剂2万粒,利润极为可观。

专家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能等同于药品。它们在特定人群中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但不能治疗疾病。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保持理性,不能将其当作药物购买。只有执法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提高警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保健食品的泛滥。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