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艾滋病患者规范化治疗
艾滋病从“死刑”到“慢性病”:希望的曙光
艾滋病曾被视为人类医疗史上的不治之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研究的深入,这一观念正在被彻底颠覆。近年来,随着二十多种抗逆转录病物接连上市,HIV感染已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逐渐转变为一种可以被管理的慢性病。在我国,已有众多HIV感染者通过药物控制和治疗,活得最长的已有20多年。这标志着我们的努力并非徒劳,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几年,国家将加大投入,对抗艾药物进行深入研究。
规范化的药物抗病毒治疗是控制艾滋病病毒的关键。艾滋病咨询中心的专家李主任指出,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活动性,降低艾滋病的传染性,缓解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规范抗病毒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在我国,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有3大类8个品种,所有治疗方案都包含3种抗病毒治疗药物。患者需了解关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等知识,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患者必须严格遵守服药依从性。按时、按量服药是取得抗病毒治疗成果的关键。由于目前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所能提供的药物种类有限,确保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使这些方案能够长期使用,至关重要。
第三,患者要正确面对药物的副作用。抗病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虽然大多数轻微副作用会在几周后逐渐消失,但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应与医生沟通,了解并正确对待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坚持治疗,避免因为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而停止服药。
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无症状的HIV感染者每6个月需要进行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以评估疾病进展和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患者还需注重营养摄入,多向医生咨询,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家庭成员和性伴侣。与患者有亲密关系的人可以接受常规的免疫接种。
艾滋病咨询中心的专家提醒大家,虽然艾滋病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彻底根治,但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攻克这个难题。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们应该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这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来临,期待希望的曙光照亮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