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才能让乳制品行业挺起脊梁骨
央视主持人赵普近日通过微博指出,老酸奶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大家避免饮用。此消息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进一步爆料称,老酸奶中添加的明胶来源于旧皮鞋,并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但因某些原因节目被取消。这一传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老酸奶和果冻这些日常食品与臭烘烘的破皮鞋联系在一起,立即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警觉。但与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是,这次不仅有商家纷纷站出来澄清,表示他们的产品中所添加的明胶为食用级明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还有食品安全专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以及当年深入调查的记者站出来为企业说话。他们认为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工业明胶在一些小作坊的使用,但外界关于“皮革奶”是乳制品行业潜规则的说法显然过于夸张。
事实上,自从2009年以来,再无确切案例显示乳制品行业存在使用劣质明胶的情况。专家指出,即使劣质明胶不要钱,由于其制作成本并不低廉,乳制品企业也没有动机去冒险使用。即便有这样的澄清,许多消费者可能仍然会将老酸奶和果冻列入自己的禁食清单。这反映出当前食品行业尤其是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基础薄弱。一旦有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的传闻,消费者往往反应强烈。
回顾过去几年,乳制品行业频频陷入信任危机。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事件,再到蒙牛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不信任已经到达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这种不信任甚至影响到了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奶粉市场,内地居民抢购外国奶粉的现象屡见不鲜。
面对这样的困境,乳制品行业和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否则整个行业将陷入恶性循环。为了重建信任,乳制品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透明度。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否则,质量监管的松懈和惩罚力度不够只会损害部门的公信力,消费者对监管的信任也将荡然无存。这样的局面对于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纵观全球优质食品企业的发展历程,只有在严格法治和监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为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让乳制品行业真正走向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让国内乳制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