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称吃排骨发现满嘴是蛆
事件重现:安徽合肥一女子用餐发现蛆虫事件
时光回到2023年4月14日,在安徽合肥的黄蜀郎鸡公煲大学城店,一场令人震惊的餐饮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当时,一名女子与男友在此享用黄焖排骨时,令人作呕的一幕发生了她所点的排骨中竟然出现了蛆虫。据女子描述,她在享受美食时,却发现肉表面布满了蛆虫,令她当场吐出口中食物,并发现残留蛆虫。这无疑是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就餐经历。
涉事门店的负责人起初试图归咎于供应商,声称“全国连锁店食材均由总部统一供应”,并仅同意退款并赔偿三倍餐费(约100元)。这名女子坚持认为应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最低赔偿金额1000元进行赔偿。于是,她向消费者维权热线投诉并公开了这段令人反感的视频。
后续动态:责任与赔偿的纠缠
随着事件的发酵,品牌方主动联系女子并提出赔偿4888元,但这一数字似乎含有深意,被质疑为带有“死爸爸”的谐音恶意暗示。女子拒绝了这一提议,并坚持依法索赔。监管部门的介入让涉事门店被责令停业整顿。而总部则发表声明称涉事门店的肉类是自行采购的,并未通过总部的统一供应链。此刻,店家与供应商开始互相推诿责任,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争议核心:责任与赔偿
此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店家与供应商之间的责任推诿不断,而法律层面上的问题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经营者或生产者索赔,且最低赔偿金额为1000元。至于赔偿金额,商家提出的4888元似乎缺乏明确的法律标准支持,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而女子则坚持主张法定的最低赔偿标准。双方尚未就此达成一致。
法律与舆论的双重压力
从法律角度看,涉事门店面临的风险不小。《食品安全法》第124条规定,类似事件可能导致5万至10万元的罚款,甚至可能吊销许可证。而从舆论角度看,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连锁餐饮供应链管理的质疑。网友们纷纷呼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认为商家应积极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地“花钱消灾”。
现状更新(截至2025年3月)
目前,监管部门已完成调查工作,但具体的处罚结果尚未公开披露。涉事门店仍处于停业状态,品牌方也未进一步回应女子的赔偿诉求。这场风波似乎仍在等待一个明确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