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什么?
解读金黄色葡萄球菌:速冻食品新国标背后的真相
近日,卫生部发布的“速冻食品新国家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对金葡菌的检出标准进行了调整,从过去的“不得检出”改为现在的“限量检出”。这一改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那么,金葡菌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接下来,跟随微微健康网祛斑宝网小编一起揭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神秘面纱。
我们要明白,金葡菌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细菌。根据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的资料,金葡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自然环境中,如空气、土壤等,它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事实上,超过50%的健康人的皮肤、鼻腔、咽喉里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
在我们的日常食品中,金葡菌同样普遍存在,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即使我们炒一道鱼香肉丝,或是做一道番茄炒蛋,也无法避免原料中含有金葡菌。“速冻食品新国标”中的金葡菌检出标准调整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我们从未听说有人因为呼吸到金葡菌而中毒呢?这是因为金葡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其浓度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分泌致病毒素。以食物为例,只有当金葡菌的数量达到10万个以上时,才能分泌毒素引发疾病。如果数量低于这个数值,金葡菌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金葡菌就在我们的身边,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其实并不需要专家过多解释,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这一点。过去的老国标中的“不得检出”标准实际上是无法100%实现的。如果我们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措施,比如用高度危险的方法来处理食品。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比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冷冻食品中的金葡菌并没有特别的监管要求。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敢于对金葡菌采取这种宽松的态度呢?原因很简单,金葡菌非常脆弱,只要用沸水就可以轻松杀灭。只要我们确保食物被充分煮熟,金葡菌就不会存在。看来,媒体之前对新国标的质疑其实是有误的,新国标在世界各国的标准中相对来说是最为严格的。
通过这次解读,我们了解到金葡菌并没有那么神秘和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避免其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