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深入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它基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致力于搜集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
该学科的核心理念在于揭示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心理及行为发生的条件和情境,系统性、理论化地整合并升华那些零散的社会常识性知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这是一种比行为更为深层的关联性、必然性规律,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
人际关系心理学肩负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在理论研究方面,该学科致力于全面揭示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它也要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独有的概念、术语和范畴体系。这些理论研究不仅为了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为了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人际关系心理学还要面对实践任务,如正确地处理、有效地调整、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以及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关于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两者虽有重叠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际关系是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考察,同时看到它是社会关系的真正实在现象。人际关系是客观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更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和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和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虽然两者不同,但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在于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连结的过程中,人们必然要建立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在交往过程中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可能是良性的吸引与合作,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等导致处理不好而出现的人际关系危机或障碍。了解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指数至关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促进作用,而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个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