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监管收紧 整合并购在所难免
随着国家对中药行业的监管进一步加强,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整个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规范化变革。未来的新规出台预示着中药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整合并购战也将随之展开。
自2016年1月1日起,中药提取委托加工的审批将一律停止,这一变化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中药提取作为中成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与其生产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提取能力,否则将停止相应品种的生产。这一决策旨在确保中药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质量稳定性。
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于中药提取物的规范管理也越发严格。中成药生产企业应建立药渣处置制度,以防止药渣流入药材或饮片流通环节。购买并使用中药提取物代替中药材或饮片投料生产的行为将被视为制作假药,这将有效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业内专家指出,不少中成药企业之所以选择与委托企业合作,是因为自身提取物生产批文不足或产量较小,自行生产不划算。随着新规的实施,这种委托加工的方式将不再被允许,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表示,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对于新规持支持态度。禁止中药提取委托加工有助于保护正规企业的利益,淘汰不良企业、不规范企业,让整个市场得以进一步净化。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规范整个中药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信任度。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药提取物的规范管理对药品的成本、行业整合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中药提取都是委托加工,而专业的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则专注于提取而非成药生产。新规的实施将促使中药大型企业加快并购步伐,重新配置生产线,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
中国医药联盟特约管理专家史立臣表示,限制委托加工中药提取物肯定会导致中药产业的整体变动和洗牌。大型中药企业需要重新考虑生产线的配置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产能、生产设备、排污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收购以前合作的中小企业成为他们的最优选择。而对于许多为大型中药企业代工的中小企业来说,唯一出路就是寻找一个可靠的大型中药企业进行并购。这一变革无疑将对整个中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