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发现验尿也可检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病”。专家揭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在年轻人中同样可能发生。最近,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通过验尿来诊断。
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便之处,比如检测时间长和存在健康风险。幸运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即通过测量尿液中的钙同位素含量,可以早期发现骨骼密度的变化。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
在美国,超过半数的50岁以上老年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而对于太空中的宇航员来说,由于微重力的影响,骨质疏松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寻找有效监测和抵消方法至关重要。目前,X光检测法是检查骨质疏松的最有效方法,但它通常只在症状明显时才进行,且存在放射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采取的方法更为先进同位素测量法。研究指出,在骨骼形成的过程中,轻的钙同位素会比重的钙同位素更快地进入骨骼。对于健康人来说,骨骼的生长与老化过程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如疾病发生),钙同位素的比例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进行了模拟实验。他们测试了健康人在卧床后的骨骼变化。当人体躺在床上,骨骼处于无负担状态,便开始退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通过对受试者尿液的检验,研究人员发现尿中的钙同位素发生了微妙变化。即使变化非常微小,研究人员依然通过精确的质量光谱分析成功检测出来。令人振奋的是,这种新方法在受试者卧床一周后即可检测出骨质变化,较目前使用的双能量X光骨密度检测法更为高效。
利用测量尿中钙同位素的骨质疏松检测方法,病人无需吞下显影剂,也不会受到放射,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尽管目前该研究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研究人员正致力于进一步的研究,以观察该方法能否成功应用于临床。这项研究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位素研究在多个学科已有广泛应用,许多疾病也会导致体内物质或同位素的含量发生微小变化。期待这一特征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系统应用。
对于老年人来说,防治和改善骨质疏松的根本办法是补钙。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和高钙片至关重要。推荐摄入的食物包括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和核桃仁等。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