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最能考验社会道德水平
我们购买的那些价格远超普通食品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来很多只是“花钱买认证”的假象,这让人大跌眼镜,让人感叹上当。许多专业人士甚至监管者都承认,这个领域的环节过于复杂,监管难度极大,很多时候依赖生产者的自律。在如今的社会道德语境下,这种自律真的有效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偏激地认为,当前社会的道德水平可能并不适合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因为这些产品的认证,更多的是依赖于生产者的道德自律,而非严厉的外部监管。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定义虽然清晰,但整个生产、流通、认证和监管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透明环节,作为消费者的公众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监管和自律。这使得许多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毕竟,猪肉是否绿色,蔬菜是否有机,并非肉眼可以轻易识别的,而完全依赖于生产者的道德自觉和监管者对流程的严格把控。
当社会造假成风,监管者缺乏责任心,生产者缺乏职业道德时,消费者对于无法识别的有机和绿色食品就会失去信心。虽然“当下社会不适合发展有机食品”只是一句激愤之语,但它反映了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不信任。在信任危机下,消费者对于肉眼无法辨识的食品都会保持怀疑态度。
作为一种产业,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大考验。有机食品最能考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考验生产者在无法被消费者辨识的情况下是否能坚守职业道德,考验监管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
生产商和监管者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重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而不是让消费者带着狐疑去支付远高于普通食品的价格。
新闻链接:沃尔玛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的丑闻刚刚淡出公众视野,公众又被悲哀地告知类似事件可能普遍存在。多地超市高价“有机食品”存在造假现象,认证过程存在随意性问题。一些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农民坦承为了增产而使用过违规的化肥和农药。
资料链接: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被称为生态或生物食品等。它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无污染天然食品,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除了有机食品本身,还包括一些派生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等,以及为有机食品生产提供的生产资料如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这些经过认证的产品都统称为有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