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如何不只是“纸上最严”

大健康 2025-04-20 16:30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在庆祝第二十八个世界无烟日的第二天,北京正式实施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这个行动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其立法精神最符合《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这一举措无疑是我国控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控烟条例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为全国性无烟法规的实施铺平了道路。尽管各地近年来纷纷出台地方性的控烟条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只是“纸上谈兵”。人们迫切关注的是,北京的“最严”模式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复制?如何才能在公共场所实现有效禁烟?这其中的立法、执法、守法环节一个也不能少。

控烟立法本身是一记重拳,但过去由于立法与执法上的双重缺陷,往往使这一重拳变得无力。在立法方面,过去的规定原则性较强而实际可操作性不足,法律的刚性显得不足。而在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手段过于柔和,导致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四处游走,等到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吸烟行为往往已经终止,使得执法变得困难。

此次北京的控烟行动采取了“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其中,“单位负责”有望成为一大亮点,即从监督流动的烟民改为监督固定的单位,强化法人的主体责任地位。对于控烟不力的单位,将会受到严厉的惩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加强对禁烟场所的管理,使得控烟工作更加高效。

此次条例的出台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同时也为转变中国的“烟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控烟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条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六项控烟措施包括监测使用与预防政策、保护人们免受烟雾危害、提供帮助、警示危害、确保禁止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提高烟税等,每一项措施都是控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成为短板都会影响整个控烟工作的进程。

每一支点燃的都不仅仅是点燃了一支火炬,更是点燃了一个生命的计时器。据研究,吸烟者的寿命比非吸烟者平均短15年。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概念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我们必须由世界上最大的生产消费国转变为世界上最积极的控烟国,才能真正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我们需要深化对控烟工作的认识,从立法、执法到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无烟的未来。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