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回应强制买长乘短
官方立场:长途旅客需求优先满足
在面临运力紧张的时刻,如春运和节假日,铁路部门始终坚守一个原则:优先满足长途旅客的需求。这是12306多次强调的官方立场。系统会根据这一原则,在车票分配时将票额优先分配给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全程旅客。此举旨在最大化地利用运力资源,避免列车空置率过高。这种机制有其深思熟虑的考量,即确保长途旅行的乘客在高峰时段也能顺利出行。
实际操作中的矛盾与挑战
尽管官方明确表示“不建议买长乘短”,但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多变。许多旅客因为短途区间的车票售罄,被迫购买更长途的车票。比如,有的旅客计划从“武汉到天津”,却发现没有票,但多买一站到“武汉到唐山”却有余票。更令人头疼的是,未乘坐区间的费用不予退还。对于这一现象,国铁集团回应称,系统的售票是根据需求和余票情况自动进行,不存在人为操纵或故意迫使旅客购买更长途车票的行为。
给旅客的建议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有几点建议给到旅客。一是使用候补购票功能。12306的候补功能可以让旅客提前排队等待退票或新增票额,增加购票成功率。二是如果时间紧迫,可以选择“买长乘短”的策略。即购买长途车票,然后提前下车。但需要注意的是,未乘坐区间的费用是不会退还的。
铁路部门的运力调配解释
铁路部门表示,他们在运能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优先保障全程旅客的权益。这是因为如果短途票超售,可能导致长途乘客无法购票,进而影响到列车的整体运行秩序。如果长途票源充足,铁路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时段将余票投放到短途区间,尽力满足短途旅客的需求。
争议背景与长期性
“买长乘短”的问题并非新鲜话题,自2023年起就多次引发讨论。尤其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由于短途票源的短缺和费用的损失,旅客对此现象表达了不满。尽管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解释其政策逻辑和运力调配机制,但如何更好地平衡长途和短途旅客的需求,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和解决的问题。这也考验着铁路部门在运力调配、票务系统算法等方面的智慧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