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轻化 肥胖是主因 医:高危险族群应定时测量血糖

皮肤病 2023-05-31 20:30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撰文谈雍雍)
(图片优活健康网提供)
(采访咨询高雄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沈峰志医师)

据卫生署统计,在2012年国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位,显示国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确实居高不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便接受治疗也无法痊愈,但若不加以监控,则有可能导致并发症而死亡。国人一直将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龄层却逐渐下降。
 

偏好含糖饮料、速食  糖尿病年轻层下降
高雄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沈峰志医师表示,据糖尿病学会透过健保数据库的统计发现,2000年小于40岁的患者约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显示糖尿病患者年龄层有下降的趋势。过去糖尿病患年龄多发病为40岁以上,但现在愈来愈多20多岁年轻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

近年来受饮食西化影响,国人饮食习惯改变,喜好摄取速食、含糖饮料,提醒身体质量指数BMI若大于24就代表过重,应要小心。 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压、胆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过高、低密度胆固醇过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运动者等,只要符合2项危险因子都属于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并发症
沈峰志医师表示,曾收治一名30几岁的年轻人,本身患者糖尿病患,但因为饮食及自我管理较差,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自身抵抗力变差,竟引发败血症死亡。据糖尿病卫教学会2011年针对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统计发现,只有约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于7%的标准,显示有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较容易提早产生并发症,如眼睛、肾脏等病变,恐会提早10年发生。

,定期的自我测定血糖可做为糖尿病药物调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据,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要在何时测量血糖值呢?测量后的标准值又是如何?
正确血糖测量
●血糖浓度
1)空腹8小时血糖介于100mg/dL,饭后2小时介于140mg/dL,即为标准。
2)若空腹血糖超过126mg/dL,饭后超过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连续两、三天以上出现异常数值,且伴随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状,就要当心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个可知道过去3个月血糖的指标。
●血糖测量时间
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时的检测。
2)饭后2小时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饭后2小时检测。
 

但医师也提醒在家利用血糖机所做的自我检测,饭前「空腹血糖」恐会与医院测到的血糖指数误差约15%(根据ISO15197规定)。因为医院是用全血分离过后的血浆做为检测血糖标本,而病患在家扎针采集的是全血。但若家中血糖机测出的数值高于上述标准值,建议仍需至医院做进一步的抽血检查。

,病患在家中进行测量血糖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是否有影响到血糖值的准确度,1)病患因采血过程疼痛,而不愿天天定时采血;2)采血前对于手部的清洁是否彻底;3)采血用试纸是否过期、折到、受损及受潮;4)采血时所需的血液量足够与否;5)血糖机在使用后的清洁与维护;6)是否定期校正。当监测的血糖值忽高忽低,甚至变化过大时,对于病患在病情、用药及饮食上的调整有着不小的影响,,当病患进行自我监测时,切勿敷衍了事,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血糖控制+良好生活习惯   可避免成为糖尿病患
研究发现,血糖高的人透过减重及饮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内可避免进展成为糖尿病,但若完全没控制血糖,约4成的高危险群会发展成糖尿病。,尚未发病但有糖尿病潜在因子的高危险群,若是能有血糖控制的观念,并付诸改善,是有机会延缓糖尿病发病的时间,甚至不会发病成为糖尿病的患者。

沈峰志医师也呼吁民众,预防胜于治疗,生活习惯还是最重要,平时摄取均衡饮食,最好少盐、少油、少糖、高纤,养成运动习惯、保持正常体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烟喝酒,才是减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该文章《糖尿病年轻化 肥胖是主因 医高危险族群应定时测量血糖》由网友『威尼斯摩登む』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