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食品充斥儿童日常饮食,“会吃”才能更健康
近日,北京电视台一则关于《不健康食品泛滥 影响儿童肾脏健康》的新闻引发了诸多讨论。14岁的河北承德男孩小伟因为吃不健康食品,出现呕吐、腹痛、鲜血便、血压升高、浮肿等症状,被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垃圾食品消耗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我国儿童也出现了一些因为“吃得不当”而导致的疾病,肠癌、儿童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等因“食”而生的疾病困扰着他们及其家庭。
小伟在京东誉美肾病医院住院当天拍摄照片
现状:垃圾食品充斥儿童的日常饮食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健康食品的危害,也深知其对儿童的健康影响更是重大,那家长们能否控制孩子吃不健康食品呢?我们在北京某小学附近做了一项调研:
童童妈妈:没法控制,不让吃就哭闹,有时候为了省去麻烦就让她吃了。
哲哲爸爸:在糖果方面控制的比较好,因为怕吃坏牙齿,别的零食就没怎么控制。
菲菲妈妈:没有刻意的控制,就跟她说少吃点,反正每天都会吃。
晨晨妈妈:多少都会吃,完全不吃不可能啊。
......
采访的10个家庭中基本所有的家庭中的儿童每天都会吃辣条、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膨化食品、洋快餐等不健康食品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有些甚至用不健康食品代替了正餐。
解决1:治理不健康食品泛滥势在必行
《柳叶刀》一项调查称,到2025年,全球每四个成年人中就会有一人肥胖,而中国的肥胖现象变化更为突出,已经成为全球的缩影,中国的儿童将成为“肥胖大军”的重要力量。儿童肥胖中除了儿童普遍运动较少的原因外,还应归罪于充斥着孩子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不健康食品。
面对汹涌而来的不健康食品大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小伟的主治专家、京东誉美肾病医院儿童肾病科陈文志主任,陈主任介绍说:
我国政府应对民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如在包装上标注健康警示、严惩不健康食品对消费者的误导、严禁不健康食品进入校园等;同时,家长也要避免孩子在幼年时接触不健康食品,因为一旦形成口味偏好就难以纠正;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吃不健康食品的不良习惯,家长一定要控制其摄取量,尤其是类似于小伟这种会引发过敏等情况的,更要加以重视。
解决2:用健康零食代替垃圾食品,吃出快乐健康童年
陈主任还为我们科普了一个知识点:零食≠垃圾食品,吃健康的零食对身体有益无害。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零食的童年一定不是快乐的童年,如果把垃圾食品换成健康零食,那就会有相反的结果。比如,零食其实可以作为正常三餐的一个补充:如果觉得孩子最近缺乏维生素,就可以多吃点应季的新鲜水果;如果孩子最近体重身高没有变化,可以多补充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如果孩子的主食吃得少,可以补充一些自制蛋糕或面包之类的。具体食品可以参考下图:
与不健康食品的“战争”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家庭的多方努力,一起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