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粒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病 2017-10-14 14:29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痱(miliaria)亦称为,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中过多且不易蒸发,致使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而引起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包括四种类型或晶形粟粒疹(miliaria crystallina),红痱或红色粟粒疹(miliaria rubia),脓痱或性粟粒疹(miliaria pustulosa)和深痱或深部粟粒疹(miliaria profunda)。那么,粟粒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外用粉或炉甘石洗剂,有继发感染者应酌加抗生素药膏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1。中医疗法

(1)暑湿蕴结型

治法清暑利湿,散热解毒。

芦根30g、茵陈15g、藿香10g、黄芩10g、竹叶10g、滑石块20g、荷梗10g、生薏米30g、西瓜翠衣10g、30g。

(2)郁蒸型

治法清热利湿,透表散热。

方药杏仁10g、滑石块20g、通草10g、竹叶10g、香薷10g、黄连10g、厚朴10g、藿香10g、冬瓜皮15g、生薏米30g、茯苓10g。

(3)暑湿夹毒型

治法清暑解毒。

选药双花15g、连翘15g、黄连10g、黄芩10g、生地30g、菊花15g、栀子10g、丹皮15g、茅根15g、藿香10g、生30g、六一散30g。

2。单方成药

(1)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

(2)六一散适量冲水代茶饮。

3。局部治疗

(1)马齿苋30g,煎水外洗,后扑撒。

(2)蒲公英30g、败酱草30g、车前草15g,煎水外洗,后扑痱子粉,适用于有脓疱者。

(二)预后

红痱搔抓后可继发感染导致,(疖肿),有时可继续数周。深痱,大多数出现广泛的小汗腺功能丧失,肿大的淋巴结随粟粒疹的消失而逐渐变小。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