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35岁是关键!5招防骨质流失

健康新闻 2023-06-01 09:39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病变的慢性疾病,表现包括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变差,造成骨骼脆弱、骨折危险性增高,在临床上主要根据骨质密度测量值来诊断骨质疏松,医师建议,年长者除按时服用骨松药、避免跌到外,适度的运动与曝晒阳光,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生成,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风险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病变的慢性疾病,年龄越大越严重。

台北慈济医院骨科黄盟仁医师指出,骨质疏松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第2大的流行病,其中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又比男性高。根据全民健保数据显示,大约有1/3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中会发生腕骨、脊椎或髋部骨折。

骨松男女皆有 35岁是关键时间

不论男女,约在30至35岁骨骼质量达颠峰以后,就会开始以每年约0.5%至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经以后,流失速度会更快,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则发现有身高变矮、背痛、驼背,甚至轻轻碰撞就发生断裂、骨折等症状。

临床统计也发现,有超过50%年约80岁的女性曾有骨折的经历,尤其统计发现,台湾每年髋骨骨折人数约2万人,其中有1/3的病患从此无法行走,由于行动不便或卧床导致肺炎或脑心血管疾病而致死,死亡率亦达15%至20%。

骨松35岁是关键!5招防骨质流失

黄盟仁医师(左)呼吁年长者,若出现筋骨酸痛症状,就要小心是骨质疏松症。(图片提供/台北慈济医院)

银发族隐形杀手 越老越严重

黄盟仁医师强调,当骨质密度T质小于负2.5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症尚未造成骨折前,多不易被察觉,所以有「隐形杀手」的称号。一般而言,女性于50岁时以腕骨骨折最多;60岁时多为脊椎压迫性骨折,造成所谓「老倒缩」现象;70岁时男女皆易发生髋骨骨折。

《防骨质疏松 5招齐缓解》

1.补充钙质其中男性及未停经女性,每日钙质摄取量为1000毫克,停经女性则应增加至1500亳克。若选择直接服用钙片制剂,则以柠檬酸钙吸收率最佳,有助吸收。

2.多晒太阳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除了多摄取钙质外,适度的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重要,建议每天「10到15分钟」的阳光曝晒度即可。

3.适度运动当骨头受到机械性压力时,骨重塑过程会被激化,使骨头变得更强硬,建议长者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对保骨很有帮助。

4.规律用药骨质疏松治疗最怕用药不规律、不持续,尤其老人常见压迫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治疗若不完整,全身骨头好比骨牌一推就倒,千万不可小觑。

5.预防跌倒年长者常容易跌倒,建议「响应病人安全活动」、「回应医护人员问题」、「反应自己健康状况」三要点,可有效预防发生跌倒。

【医师小叮咛】

不少民众以为吃「维骨力」或葡萄糖胺,就能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但医师提醒,这类药品的作用是缓解退化性关节炎的症状,对骨质疏松并无治疗效果。由于中老年人骨头比较脆弱,一跌倒往往造成骨折,建议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如足够的照明、无障碍空间、保持地板干燥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该文章《骨松35岁是关键!5招防骨质流失》由网友『冷暖自知』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