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是一种隐秘而多变的疾病,它的发病过程缓慢,有时隐匿多年,让人难以察觉。它可能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肺出血和咯血等症状,也可能出现间歇性紫癜、轻度肾损伤和间歇性咯血等。典型病例多呈现皮肤、肺、肾等多系统的临床表现。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厌食、关节痛和体重减轻等。在皮肤方面,MPA的皮疹表现多样,包括紫癜和高于皮肤表面的充血性斑丘疹等。除了皮疹,患者还可能出现网状青斑、皮肤溃疡、皮肤坏死等症状。
肾损害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肾病症状。部分患者肾功能可能进行性恶化,最终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肾脏病变特征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变化独特,有时与其他肾脏疾病不易鉴别。
除了肾脏,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还可能影响肺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肺部损伤可能导致呼吸窘迫甚至死亡,神经系统损伤可能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病变。消化系统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和肠道缺血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胸痛和心力衰竭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鼻喉科、眼部等其他症状。
诊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系统性损伤、肺部受累、肾脏受累以及皮肤表面的紫癜等症状。肾活检和皮肤或其他内脏活检有助于确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例外,不应将其误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易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和各个系统的表现来进行诊断。及早确诊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