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常识 2025-03-20 16:17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探究链球菌感染:病因与发病机制

链球菌,根据其溶血特性,被划分为溶血α(不完全溶血)、β(完全溶血)和γ(不溶血)三种类型。其中,Lance-field分类法根据B溶血性链球菌的不同抗原结构将其细分为18个族。

A族(GAS)链球菌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能引发咽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还与风湿热和肾炎有着紧密的关联。另一类,GBS(B群链球菌),则与孕妇、产妇及新生儿的感染息息相关。

进一步深入研究GBS,根据其多糖抗原的特性,可分为至少6种血清型:Ⅰa、Ⅰb、Ⅰc、Ⅱ、Ⅲ、Ⅳ。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早发感染可能由任何血清型引发,而晚发感染中有90%是由Ⅲ型所致。

在发病机制方面,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因防御机制尚未完善,故易遭受早发感染。当母亲携带的GBS引起局部羊膜炎时,羊膜破裂可能诱发早产。对于羊膜早破的婴儿,其白细胞调节和吞噬作用得以增强,有助于对抗GBS。对于未成熟的婴儿,由于缺乏来自母体的型特异抗体,一旦发生GBS感染,可能进一步影响他们本已存在的调理吞噬缺陷。

早发型GBS感染的特征包括菌血症、肺炎和肺动脉高压。败血症过程中可能出现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肺细胞浸润、血管渗透性增加等一系列症状。而晚发型GBS感染则与儿童早期带菌有关,当呼吸道感染发生时,粘膜屏障受损,GBS得以乘虚繁殖。

GBS炎的发病可能是由于早发引起的GBS细菌血症,细菌可能被接种到受伤的骨骼(如肱骨),进而引发有限的炎。尽管儿童可能无明显全身症状,但因为产生了少量的抗体,血液Ⅲ型特异IgG抗体升高仍会使感染局限于干骺端。

链球菌感染,尤其是GBS,对新生儿和婴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感染至关重要。

上一篇:导致冠心病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