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且生命力顽强的革兰氏阴性菌。它的感染不仅限于医院环境,还在患者个体及其医疗器械中频发,甚至在游泳池、穿刺伤口和受伤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这种细菌能够通过接触人体而引发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与其多种产物有关,其中外毒素A(PEA)是最具致命性的物质。当外毒素A进入敏感细胞后,会被激活并产生破坏作用,干扰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组织坏死,进而引发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动物实验表明,注射外毒素A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肺出血、肾坏死等严重病症。而针对外毒素A的抗体则有助于保护机体免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当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蛋白酶和外毒素A与弹性蛋白酶共存时,其毒性最为强烈。该菌的胞外酶S是一种ADP-核糖转移酶,它有助于铜绿假单胞菌的侵袭和扩散。受这种酶影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因为铜绿假单胞菌会损害肝功能。
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完整的皮肤是其天然屏障,即使存在高活性的毒素也无法突破。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含有调理素及补体,这些物质可以协助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并消灭铜绿假单胞菌。一旦宿主的正常防御机制受到损害,如皮肤粘膜损伤、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割插管或免疫机制缺陷等情况,铜绿假单胞菌便可能从医院环境中发展为感染。在烧伤痂下、婴儿和儿童的皮肤、脐带和肠道以及老年泌尿道等部位,常常是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原始感染源或入侵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它能在37摄氏度下生长繁殖,并在42摄氏度的高温下存活,是一种需氧菌。它的生存能力强,能够对抗多种抗生素,并长期存活。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