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经常掏耳朵会致癌 医生:危言耸听
近日,一则关于掏耳朵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新闻中提到,经常掏耳朵可能会刺激耳道皮肤,引发恶性肿瘤。这让许多网友疑惑不已,掏耳朵是否真的会导致癌症呢?
面对网友的困惑,记者咨询了专科医生。医生的解答让人稍微安心了一些。他指出,只要不频繁掏耳朵、避免每次掏到破皮出血,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适度的掏耳朵,例如每周一次,是可以接受的。
网上新闻提到,经常掏耳朵可能会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这是一种可以切除的良性肿瘤。如果多次复发,有可能转化为恶性肿瘤。还有网帖指出,长期不掏耳朵会导致耳屎栓塞,影响听力。
很多人,像白领陈小姐,经常感到耳朵痒,难以忍受,甚至影响工作。她为了缓解这种不适,甚至特意在钥匙上串了个挖耳勺,随时掏耳朵。看到网上的新闻后,她开始担心自己每天掏耳朵会不会导致将来长出肿瘤。
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杜晓辉医生对此表示,网帖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虽然反复刺激耳道皮肤可能会引起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增殖,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但引发此病的因素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经常掏耳朵等都可能引发。并不需要过于惊慌。
杜医生进一步解释,正常的外耳道会有黄色油性分泌物,与皮屑和灰尘粘在一起,干燥后形成耳屎,医学名为“耵聍”。普通的小块耳屎会随着人体的活动自行掉出耳道。当大块的耳屎停留在耳道深处时,如果耳朵进水,耳屎可能遇水膨胀,堵塞耳道。
杜医生建议,最好不要深入耳道掏耳屎,以免用力过猛导致外耳道损伤、感染或伤及鼓膜。一般情况下,每周掏耳一次即可。如果感到耳朵痒或堵塞,最好请医生用专业工具进行清理,或者进行专业冲洗,将耳屎冲出来。
只要我们适度掏耳朵,注意方法,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保持耳朵健康,享受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