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疟疾日 预防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昨天,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全国疟疾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深刻而紧迫“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疟疾,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仍然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每年造成数亿人感染,近百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在我国深圳,自2015年1月以来,报告的疟疾病例虽少,但每一例都令人警惕。这九例疟疾患者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他们来自疟疾流行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那么,何为疟疾?其症状又为何?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虫感染所致,通过蚊虫传播。其潜伏期通常为2-4周,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如乏力、倦怠、头痛等,容易误诊。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寒战、高热和出汗三个阶段。恶性疟疾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甚至致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避免死亡和减少传播的关键。
南方地区因其温暖潮湿的气候,历史上曾是疟疾的流行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疟疾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深圳的数据表明,近年来疟疾发病率保持在极低水平,主要是输入性病例。
随着人们出国商务、旅游、务工的增多,境外疟疾的输入风险不容忽视。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朋友们,请务必做好预防措施。
在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并配备预防性药物。药物的服用须遵循医生建议。在流行区要严防蚊虫叮咬,穿长袖、涂抹防蚊油、使用蚊帐。在蚊虫活跃季节,可使用灭蚊药水进行环境喷洒或处理蚊帐。若在流行区生活期间或离开后三个月内出现发烧症状,应高度怀疑疟疾,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和蚊虫叮咬史。从流行区回国的人员建议进行疟疾排查。
预防疟疾,关乎每一位出境朋友的健康和安全。一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请及时检查。尤其对于常出境的人们来说,做好预防措施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警惕,共同防范,为消除疟疾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此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