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胶囊事件发生并非偶然 三问问题胶囊事件
核心阅读
一场关于“毒胶囊”的风波在公众中激起千层浪,至今余波未消。据报道,我们日常所服用的许多胶囊药品和保健品的胶囊竟然可能是用废旧皮革制作的,其中重金属铬的超标情况令人震惊。
这场事件并非偶然,它揭示了企业的责任缺失,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相关制度的不足,以及监管的乏力。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指出,如果企业守法并遵循药用标准生产,胶囊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工业明胶被用来冒充药用明胶生产胶囊,就会导致铬含量严重超标。
药用空心胶囊不仅是包装材料,更是一种特殊的药用辅料,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它的生产过程在我国实行许可管理,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药企标准进行管理。一些企业使用的明胶不符合药用要求,这是违法行为。
针对空心胶囊铬超标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排查。结果显示,涉案企业只是行业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但不能因为个别企业的违法行为,就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全国拥有药用胶囊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17家,年度装机生产能力约2000亿粒。其中,中国包协空心胶囊专委会的会员单位年度总产量占全行业的70%左右,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值得信赖。
此次危机也是一次转机。如果通过这次整顿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诚信守法意识,那么这个行业可能会涅重生。我们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药品安全。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行业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够让这个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场风波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药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保障药品的安全,因为这是我们健康的保障。我们呼吁所有人都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共同为药品安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