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小账本”里书写着大变革
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不断完善制度、提升服务质量,才能确保群众真正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促进等优质服务。
福建省三明市的翁华居民,多年患病的他,如今在医保账户中实现了年年有余;同样,将乐县总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谢汉刚,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发现自己的收入已经较十年前翻了两番。这些变化,都是源于三明的医改之路。从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医生忙于盈利,医保基金亏空,到如今的患者、医生、医保共赢,三明的医改历程见证了巨大的变革。
三明的医改之旅,是以药品耗材治理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医药、医保、医疗三联动,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习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对三明的医改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只有积累经验,持续深化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改革往往始于对难题的破解。面对医保基金的亏空和药价虚高的问题,三明决定全面改革。他们取消了药品加成,切断了药品回扣渠道,这不仅让医保基金有了结余,还挤压了药品耗材的虚高价格。当地医生感慨,砍掉的是灰色交易,增加的是阳光收益。群众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住院费用起付线的降低,总费用报销比例的上升,都是医改带来的惠民红利。
改革的发力点在于保持制度的生命力,因时因势持续深化。三明医改在制度建设上久久为功,治混乱、堵浪费,建章程、立规矩,调整医院和医生收入分配机制。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尽可能保障群众健康,不仅能节省更多资金,还能用于健康管理,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三明的医改之路,以破为立,以改为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后,结余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医疗设施设备升级、鼓励医生开展健康服务等。沙县区总医院将结余资金用于普惠检查,如为儿童开展过敏原筛查,给小吃业主开展免费体检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感受到了医改的实惠和便利。
在三明,医改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看病方便、便宜,医生有成就感,群众的获得感满满。面向未来,只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从人民需要出发,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效,我们才能更好守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