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保健养生要防寒风袭心
春日的脚步虽然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但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仍需警惕心衰的威胁。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成年人中心衰患病率较高,尤其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更是攀升至4%-6%。早春保健,预防心血管疾病尤为关键。
初春时节,寒风凛冽,寒潮频繁。当机体受到气温、气流等气候条件的剧烈影响时,在寒冷的刺激下,人体内的血管收缩物质增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加上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空气干燥,水分消耗多,血液变得黏稠,血流减慢,这些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埋下了隐患。感冒、肺部感染、过度疲劳、心情烦躁、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更是心衰的诱发因素。
那么,如何防范心衰呢?对于冠心病、心肌炎等患者,医生应根据其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取多种措施干预,防止心衰的发生。心血管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症状,但运动方式需听从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首选。同时要保证水分的摄入,但避免过量。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至关重要。
情绪的稳定对心血管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早春时节天气多变,人们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心血管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防止情绪波动。一旦心血管病患者出现脚踝部肿胀、活动后容易疲劳、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衰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就医。
早春季节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气候多变,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仍需注意防寒保暖,做好保健措施,预防心衰的侵袭。更多关于春季保健的内容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践行。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健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