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使用违禁药事件
孙杨职业生涯中的两大风波
一、曲美他嗪事件(2014年)
在孙杨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源自一种名为曲美他嗪的药物。作为治疗心肌炎的处方药“万力爽”的主要成分,该药物在当年1月被列为禁药。由于中国反兴奋剂机构未能及时更新指南,孙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期间,孙杨因药检呈阳性而遭到处罚,被禁赛三个月。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药物使用的关注和讨论。
二、暴力抗检事件(2018年)
四年后,孙杨再次因药物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次,他因对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的检测程序表示质疑,引发了所谓的“暴力抗检”。孙杨团队指出检测人员资质问题,认为血检官未持有效证件,尿检官身份存疑。在国际泳联初裁定孙杨无违规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上诉至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经过一系列波折,CAS最终判决孙杨禁赛四年三个月。
三、事件影响及舆论纷争
这两起事件不仅冲击了孙杨的职业生涯,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舆论争议。部分西方媒体将孙杨塑造成“体坛恶人”,称其成就与药物有关。而中国泳协则坚持孙杨受罚是因为“程序漏洞”,而非主观故意违规。国内媒体间也存在分歧,足球记者贺晓龙等被指联合外媒散布“黑材料”。而孙杨的支持者则认为他遭遇了系统性舆论打压。
四、后续影响及当前状况
这两起事件对孙杨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巨大冲击。禁赛期间,他失去了国家队支持,需自费购买药品,并聘请足浴店技师进行康复训练。他与妻子张豆豆的长期分居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孙杨团队多次强调事件源于“国际体育政治博弈”,并于2025年通过声明否认与马布里训练师存在违禁药物关联,同时保留追究诽谤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目前,孙杨已恢复训练,尝试重返赛场。尽管仍处于舆论争议中,但他并未放弃,仍在努力寻求重返泳池的机会。
关键时间线:
1. 2014年1月:曲美他嗪被列为禁药;同年5月孙杨药检阳性,禁赛三个月。
2. 2018年9月:因对检测人员资质质疑引发冲突;随后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CAS于2020年判罚禁赛8年。
3. 2021年:因程序问题,CAS改判禁赛4年3个月,禁赛期至2024年5月结束。现在,孙杨正在积极恢复训练,期待重返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