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官捐献发展举步维艰 应建公开透明捐赠体

生活常识 2025-04-18 10:37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艰难前行

随着微微健康网的深入报道,我国器官捐献事业长期面临的困境逐渐浮出水面。作为世界上器官捐献率较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在器官捐献的道路上无疑正经历一段艰难的征程。

在我国,器官捐献的发展长期步履维艰。卫生部统计数据揭示了背后的严峻现实:我国约有15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因捐赠器官数量有限,实际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仅为一万余例。这一数字与庞大的需求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负责某器官捐献移植手术的中山一院副院长何晓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我国每年死亡人数高达900多万,其中因交通意外、中毒、脑出血等原因死亡的潜在捐献者占近四成,理论上每年应有数十万人的器官可用于捐献。现实中每年捐献的器官数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值。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陈家祺教授也深感无奈。从事眼科工作五十余年的他,自一开始就知道国内眼科面临的难题角膜材料的稀缺。技术的成熟无法弥补材料的匮乏,众多患者在黑暗中焦急等待。

在这紧张的供需矛盾中,还存在部分器官的浪费现象。由于医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并非所有器官都能进行移植。这既让人感到遗憾,也凸显了我国在器官捐献和移植方面的挑战。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卫生部门的努力不可忽视。他们公布了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名单及其项目,全国共有163家医院获得资质。许多潜在的捐献者来自这些“移植医院”之外的基层医疗机构。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有限,对供体的维护也缺乏经验。

为此,深圳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丽珍建议将“非移植”医院纳入捐赠医疗管理体系进行评估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否则许多医院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积极性不高,甚至阻碍器官捐献的进程。

为了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广东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李劲东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建议:将器官捐献纳入“非移植”医院的评级考核中。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让主治医生在告知病人家属患者病情时,也告知他们器官捐献的选项,由家属做出决定。这样不仅能提高器官捐献的知晓率,也能增强医生的责任感。

我国在器官捐献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患者重获生的希望。

上一篇:纪晓岚真的是火神下凡?真实的他是个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