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冲击老牌中药

生活常识 2025-04-19 12:11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上海市雷允上药业,拥有近四百个药品批文,然而目前常年生产的仅有五十种。该药业的一些基本药物,如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消炎利胆片等,这些深受消费者信赖的药品却已停产退市。

在历经二十多次的药品降价风潮中,一些高价药品的价格下调确实给患者带来了实惠。一些价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药品,却在这场持续的降价风暴中黯然退场。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建群教授深感忧虑,并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上海市传统中成药市场调查的报告,呼吁人们关注传统市售沪产老牌优质中成药日益减少的现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逐年上涨和过低招标定价的逐年下降。中成药作为特殊商品,受到国家严格的价格管控。当中药材全面涨价时,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制造业的成本压力无法下游缓解。谢建群教授指出,上海对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零售价实行严格的审批和公告制度,这使得几乎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受到的管理。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省市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市场化管理,这使得上海市场的中药饮片价格普遍较低。

高标准的产品也难以抵挡降价潮的冲击。上海的制药企业一直以中药饮片投料,成本远高于使用原药材。而上海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历来严格,采购的中药材全项检测一次合格率仅为52%。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上海的中成药企业产品退市成为必然。近年来药材和饮片企业的检测费用也在逐年上升,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有关部门在保障廉价经典药的生产和使用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部分临床紧缺的廉价经典药物在“保价”后,由于定价仍然偏低,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并不高。谢建群教授指出,一些本来就已相当便宜、利润很薄的品种实施降价,导致企业被迫停止生产。最终,廉价药品停产退出市场并被高价的药品替代,这种降价实在是“事与愿违”。

为了让企业有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廉价中成药不退出市场,谢建群教授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形成衔接各个环节的“管理链”。对于中成药,可以实行一定的地区差异,允许某种程度的优质优价。对于采用高等级原料生产或指定GAP基地原料生产的药品,可以制定较高的零售价格。上海应该继续完善现有的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对于一些适合高端消费人群需求的药品,可以采用市场调节价,适当放开价格管制,允许企业自主定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上一篇:产后抑郁症怎么调理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