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家庭建屋概念扼杀自主空间 何来谈性爱?
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人们被高密度的人口和楼宇所包围,私密空间逐渐消失,就连最私密的性空间也仿佛被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这种独特的都市经验,从孩提时代起就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为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
与英国注册建筑师黎隽维的交谈中,我们不禁谈起那些小时候无意中撞破父母亲密时刻的经历,那是每个人心中永不消逝的印象。在中国,性空间的问题总是与土地问题紧密相连,但黎隽维却从建筑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性空间的多元面貌。
黎隽维认为,性空间是每个人深切的日常体会,是真实但从未被充分讨论的urban experience。在中国,由于性话题的禁忌和压抑,性空间的存在状态变得尤为复杂。他所说的性空间,包括氛围、空间质素和视觉表达等方面,那些隐藏在都市中的性空间,如时钟酒店、一楼一阁,都是乌灯黑火、幽闭隐秘的。
黎隽维还观察到,中国的时钟酒店多藏于唐楼的一二层,没有窗户,空间促而暗哑。他设想未来十年二十年,这些场所将成为多少港人下一代的制造地。在这个连窗户都没有、只能借来短暂时光的地方制造生命的浪漫,是最真实的未来写照。他感叹,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地方,他们的性空间在哪里?那就只能借助金钱去酒店寻找。在中国,空间和金钱的挂钩是如此之强。
性生活并非奢侈享受,而是生活的基本。一所房屋的功能应该包括满足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性生活。现代主义建筑应该回应这些基本生活要求,为生活各个环节提供足够的空间,才能算得上是健康、摩登、进步的现代生活。
瑞士建筑师Hannes Meye的设计理念在黎隽维的文章中得到了新的解读和应用。对于共居住宅的新建屋类型,黎隽维提出了“原子家庭”的概念。然而他同时也指出,这些设计没有考虑到子女长大后无法独立搬走的情况,面临私密空间“零”的问题。为此他建议应该有建筑空间的新类型出现,如共居住宅(Co-Living),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这种模式下年轻人可以合租空间,拥有自己的私密房间,而客厅、厨房和浴室则共同使用。他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然而他也承认在中国现实环境下需要新的尝试和创新来满足人们的性空间需求。在当下中国浪漫空间的稀缺环境下人们谈情说爱也变得困难起来需要更多的和尝试去创造更多可能的浪漫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性空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