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能去火?1罐凉茶=6块方糖
夏日炎炎,凉茶饮料成为了人们解暑去火的良方,一时间在市场上风头无两。最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朱毅却公开表示,这些凉茶饮料其实是加了中药材的糖水。
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些被称为“凉茶”的饮品,在植物饮料的标签下被归类于茶饮料的范畴。朱毅强调,这些凉茶并不含有茶多酚,虽然名为“凉茶”,但它们并非真正的茶饮料,而是植物饮料。
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凉茶企业在产品标签上仍然有意无意地突出“凉茶”二字,而对于其根本属性“植物饮料”的标识则相对较弱。
朱毅进一步指出,消费者购买的包装凉茶,无论是企业如何突出其药用功效,实质上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中药汤剂,也不是真正的茶,而是饮料。她甚至透露,根据各凉茶企业的配料表,其中的中药成分并不多。
观察市场上的各种凉茶饮料,不难发现尽管成分不尽相同,但排名靠前的两大成分几乎都是水和白砂糖。朱毅强调,大部分凉茶饮料都将白砂糖放在显眼的第二位,其热量并不低。据她计算,310毫升的凉茶饮料,其热量相当于6块方糖,而公认的高热量饮料可乐,一罐的热量则相当于10块方糖。
在消费者层面,许多人对凉茶饮料抱有超乎正常饮料的期望。在超市中,一位消费者表示,“只要觉得上火了,就会买凉茶,总比吃药好吧?”在凉茶饮料的营销中,“去火”或“消火”的概念被频繁强调。
朱毅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上火”并不是一个特别科学的概念。对于一些轻微的过敏或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多喝水是有一定调节作用的。凉茶饮料作为一种糖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许多人在喝凉茶时,会有自我暗示的心态,认为喝下去就能“去火”,这种心态对于减轻症状也是有帮助的。
朱毅建议凉茶企业,在未来的营销道路上,应该更多地突出其味道和口感,而不是过度强调其药用功效。这样才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毕竟,凉茶饮料的主要成分还是植物提取物和糖等配料制作而成。尽管添加了一些中草药成分以提高口感或增加某些功能特性(如清热解毒等),但它仍然是一种饮品而非药品。因此作为企业来说有责任向消费者明确宣传产品属性和功能定位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同时保持对产品的合理期待和理解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和安全保障权益不受侵害这样也有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