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应慎重
在临床实践中,前列腺增生常常表现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年长人群出现排尿不畅症状就草率地将其归咎于前列腺增生。
根据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40-49岁年龄段的男性中,临床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仅为10.2%。对于50岁以下男性出现下尿路症状时,我们不宜轻易地将前列腺增生作为首要诊断。有些中青年患者表现出的下尿路症状,如尿频、排尿犹豫或间断性排尿等,虽然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但也可能由膀胱颈部张力增加引起,这种现象既可能发生在前列腺增生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尿路疾病中。
最常见的是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这类患者的前列腺内可能因分泌物潴积而显得饱满,B超检查时也会显示前列腺比正常大一些。对于这些患者的诊断,有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会通过直肠指诊感受前列腺的质地,并进行前列腺分泌物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仅仅依赖B超诊断前列腺增生是不规范的,这样可能会误导医生,做出错误的诊断。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糖尿病未得到控制,也可能导致支配膀胱的神经发生病变,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排尿功能,以及逼尿肌和膀胱颈部的协调。对于这类患者,详细的神经系统和尿动力学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患者确实有前列腺增生,盲目地进行前列腺手术也可能效果不佳,因为前列腺增生并不一定是引起排尿功能紊乱的唯一原因。
有盆腔手术或创伤病史的患者也可能因为盆腔神经受损而出现类似症状,医生在治疗时需谨慎。前列腺增生患者若出现肉眼血尿,应进行整个泌尿系统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后,才能考虑血尿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
病人在向医生叙述病史时,应详细回忆曾服用过的药物,因为许多药物可能会影响排尿功能。如果有性传播疾病病史也不要隐瞒,因为一些性传播疾病引发的下尿路后遗症也可能导致排尿症状,这可能会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相混淆。
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其可能的并发疾病、病史、药物使用等,以确保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