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生活常识 2023-05-08 13:15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15

根据联合国公布,世界总人口已经达到76亿,具体各洲情况按人口数量从多到少排序如下 亚洲45.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非洲1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6% 欧洲7.4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 北美洲5.5亿(北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人口3.6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 南美洲3.9亿(拉丁美洲贫穷国家,包括墨西哥、古巴、加勒比海等国家人口6.5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5% 大洋洲(澳大利亚加新西兰加太平洋各岛国)0.4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 南极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扩展资料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亿;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则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2014年达到71亿。2016年,世界人口达到了7,262,306,342人(72亿6231万人)。 世界人口在13世纪50年代的黑死病和欧洲大饥荒时期后就不断地增长,当时的世界约有3.7亿人。随后由于战争等因素,增长速度时快时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50年代起,由于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的因素(如战争和饥荒)的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每年超过1.8%。这一状态持续到1970年。1963年世界人口增长了2.2%,达到了历史峰值。随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发生改变,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当前的预计都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但由于较难估计出生率下降等因素,无法得出具体数值,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将大约在75亿至105亿之间,取决于出生率下降的速度。长远看来,估计2050年至21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将停止增长并缓慢下降。与此,一些分析也对人口增长能否可持续表示担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世界人口

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主回答】 亚洲人口41.6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人口10.32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人口5.28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人口7.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扩展资料】 1.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 3.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4.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 5.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6.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7.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七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2018

亚洲人口41.6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人口10.32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人口5.28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人口7.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人口29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扩展资料 各洲划分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大洲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析一定时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人口绝对数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衡量不同地区人口总量的多少;另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大小衡量人口分布的稀密。 从人口绝对数量上看,1983年全世界总人口为46.8亿人,但在地区分布上是非常不平衡的。以各大洲看,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4%;是欧洲,占16.3%;以下依次为非洲(占11%)、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5.5%),大洋洲最少,仅占0.5%,南极洲尚无长期定居人口。以国家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总人口达10亿多人。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集中在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四国;而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分散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最少的梵蒂冈、瑙鲁、摩纳哥等只有一千人至二万多人。人口总量的多少往往并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稀密状况,衡量人口分布的密或稀,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大小确定的。例如,新加坡人口总量虽只有250万人,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有约4,280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而苏联的总人口虽居世界第三,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只有12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从全世界看,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约为34人,而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平方公里超过200人,西欧150多人;在高寒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地区,人口密度则很小,一般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以国家看,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如摩纳哥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8万人,而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如蒙古、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等,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人。 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个体经济的农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主导,人口就集聚在农业发达地区,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增大,由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在许多荒凉的地区开采矿石,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有计划布局,对人口也着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布局,逐渐改变过去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所不同。,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为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利用自然也是选择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地方。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各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各时代人口分布总的规律;而自然条件对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人口分布也起着重大影响,但不是直接、决定的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总体上看很不平衡,其主要特点及原因可如下 分布区 原因 人口密集区 东亚、南亚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人口稀疏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南极洲大陆区 自然条件恶劣 纬度分布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海陆位置分布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垂直分布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特别提醒】 ,高山、高原地区因土层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寒冷、风力较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稀疏。但在热带多雨地区,海拔较低的地区往往因气候湿热,多蚊虫等原因而人口稀少,人口稠密区多分布在具有一定海拔的高山和高原上;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也成为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