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因探究
FⅩ维生素,一种由肝脏合成的K凝血因子,其合成过程颇为复杂。肝脏首先合成一个单链分子,这个分子包括一个由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总氨基酸数量为488个。在凝血过程中,FⅩ转化为FⅨa或FⅦTF并被激活。一旦FⅩa被激活,它就会与必要的辅因子FⅤa结合,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当凝血因子Ⅹ缺乏时,凝血酶的产生也会相应延迟。
二、发病机制详解
凝血因子Ⅹ的缺乏,源于遗传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编码FⅩ的基因位于第13号染色体,这个基因已经被成功克隆和测序。FⅩ基因长达22kb,包含8个外显子。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60种突变,其中大部分是错误突变,主要发生在编码催化结构领域的8个外显子。这些突变不会导致蛋白截断或消除FⅩ的功能,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剔除FⅩ基因的小鼠中,完全无法表达FⅩ的老鼠无法生存。
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的活性降低,但抗原水平可能降低或正常。对于非常严重的突变,如缺失或剪切位点突变,情况更为严重。有趣的是,在FⅩ基因突变谱中,尚未发现无意义突变,这在其他遗传凝血因子缺乏中较为常见,约占所有突变的五分之一。例如,FⅩFruili纯合子的出血状况严重,他们的FⅩ活性仅为正常的6%~9%,抗原水平却正常。类似的家庭也有相关的报道。
再以上海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为例,他们对一家FⅩ缺乏的家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患者和其他成员的FⅩ基因进行了DNA测序,包括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的子序列。他们发现FⅩ基因外显子1存在一个错义突变,即11Set(AGT)转变为Arg(AGG),这种突变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发现。图1展示了部分FⅩ基因突变及其在基因中的具体位置。每一个突变都是凝血过程的一个独特密码,揭示着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