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大健康 2025-03-19 08:41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戊型病毒型肝炎:从病原到发病机制

戊型病毒型肝炎是一种跨越人畜界限的传染病,其病原及发病机制复杂且引人关注。

让我们深入了解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戊型病毒型肝炎的主要元凶。该病毒首次于1983年由Balayan等人在感染者的粪便标本中发现。HEV是一种无包膜球形颗粒,直径约为27-34nm,表面密度不均。其基因组是由单股正链DNA构成,全长约7.2-7.6kb,编码约2400-5533氨基酸。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毒在环境中不稳定,需要长期储存在液氮中。镁或锰离子有助于保持其完整性,而对高盐、氯化镓和氯敏感,在碱性环境中相对稳定。关于HEV的分类归属问题,目前仍在研究中,有观点认为它可能属于风疹病毒族α病毒亚组。

那么,戊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呢?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主要通过粪便传播,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感染。食用烹饪不当的动物组织或内脏、输血和人畜交叉感染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病毒通过肠道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中,病毒增殖并复制,然后排入血液和胆汁,最终随粪便排出。实验还表明,肝病变主要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肝细胞溶解。

戊型肝炎的病理变化与甲型肝炎相似。大多数戊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变化为中度损伤,偶尔会出现大块坏死。肝组织可见汇管区中性多核细胞浸润、Kupffer细胞增生以及点状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等。常见的病理表现还包括肝细胞充胆和毛细胆管胆栓形成。

戊型病毒型肝炎是一种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传播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病毒、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的多重作用。了解这些病原和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戊型肝炎。

上一篇:如何预防植物人的发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